第30章雀巢的秘密
鸟儿是一种机警的动物,即便它们在聚精会神地筑巢时,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一对雪松太平鸟正在林中收集苔藓,我知道它们要筑巢,于是仔细观察它们飞行的去向。果然,我找到了它们的巢。那个巢穴还没有完工,藏在一根细嫩的树杈上,周围被山毛榉与野樱桃包围。
筑巢
鸟儿是一种机警的动物,即便它们在聚精会神地筑巢时,也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一对雪松太平鸟正在林中收集苔藓,我知道它们要筑巢,于是仔细观察它们飞行的去向。果然,我找到了它们的巢。那个巢穴还没有完工,藏在一根细嫩的树杈上,周围被山毛榉与野樱桃包围。
我悄悄地走到鸟巢那里,小心翼翼地躲在了那棵树下,等待着那对鸟儿归来。不一会儿,几声熟悉的啼叫声传入我的耳中,我知道它们回来了。果然,雌鸟飞到了巢穴之上。它刚刚落下,收起自己的翅膀,目光立刻落到了我的藏身之处,它发现我了。
它看起来有些惊慌,立刻飞了起来。雄鸟也飞回来了,口中还衔着羊毛。它似乎立刻就明白了这一切,朝着雌鸟飞去。它们躲在附近的灌木丛中,看着自己的巢穴,神情中充满了恐惧。
于是我离开了那里,远远地站在一棵大树后。它们这才飞回巢穴,但马上又飞走了。这只是一个试探,它们似乎依然不放心。随后,它们又反反复复试探了几次,确信它们没有危险之后,才落到了巢中,继续进行建造工作。
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它们一直在来来回回地飞行,从牧羊区那里衔回柔软的羊毛,放置在自己家中。很快,一个舒适的巢就造好了,看起来非常漂亮,让人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那之后,雌鸟便开始产蛋,最终产出四个蛋。那些蛋很漂亮,白白的,上面有紫色的花纹。在大的那头,有一些黑色斑点。要孵化出幼鸟,大约需要两周时间。
在我们北部,它的筑巢时间算是早的,只有美洲金翅雀比它更早。其他的鸟儿都要等到七月份才开工。之所以都比较晚,也许是气候的原因。时间太早的话,幼鸟的食物并不好找。
在建巢位置的选择上,大多数的鸟儿并不固定,像知更鸟、麻雀、蓝鸲等等。它们有时选在偏僻的荒野中,有时则选在人类的居住地。我曾经见过一对雪松太平鸟,它们把巢建造在一棵苹果树上,而树的旁边就是一座房子。
在筑巢前的一两天,雌鸟和雄鸟一前一后,在这棵苹果树的周围盘旋,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个枝节。最终妻子做出了决定,将靠近房子的一个树枝作为巢址。它们彼此爱抚,庆祝着自己选定巢址。过了一会儿,它们便飞去寻找材料,开始了筑巢工作。它们的巢宽敞舒适,而且十分美观,无论从哪个方向看上去,它都可以称得上一流。
勤劳的啄木鸟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散步,一阵单调的敲击声吸引了我。根据经验判断,那是一只红头啄木鸟在筑巢。在几十米远处,我找到了发出声音的地方,于是小心翼翼地朝那边走过去。那里有一棵大树,树干已经腐朽,顶部有一个圆洞,好像被钻头钻开的一样。在树下的地面上,有一些白色的碎屑,是从洞中落出的。
尽管我走得很小心,还是被一截树枝绊了一下,发出了一些轻微的声响,敲击声也随之停止了。一个红色的脑袋从树洞里探了出来,然后一只鸟儿飞了出来。我尽力保持安静,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可是它飞到附近的一棵树上,再也不肯工作了。这令我很好奇,它明明在洞里埋头苦干,可是依然能听到外面微小的动静。
大多数啄木鸟的筑巢方式都是一样的,和上面的红头啄木鸟差不多。它们选定一块腐烂的树干或树枝,然后在上面打洞,将蛋产在松软的木屑上。它们的巢并不精美,而且建造的过程极费力气。不过它们的巢十分实用,幼鸟可以在里面躲避风雨的侵袭,还能逃避猫头鹰、松鸦等敌人的攻击。
啄木鸟建巢的时候从不偷懒,它们不找天然的树洞做巢,而是选择合适的树木,自己凿出一个树洞。枯死很久、里外都完全松脆的树木,是它们最喜欢的。啄木鸟选中树木后,就会在上面啄出一个洞,大小和自己的身形相似,然后从这个洞继续向里啄。洞的深度不一样,有的是十英寸左右,有的则接近二十英寸,这取决于树的柔软程度,也受到母鸟产卵时间的影响。
凿洞是一件很费力气的事情,雄鸟和雌鸟会交替工作。一只鸟儿工作二十分钟左右,便会飞到树枝上,用响亮的叫声呼喊,很快它的配偶便会出现。它们站在树枝上,紧紧地靠在一起,甜蜜地交谈一会儿后,一只鸟儿便飞走了,新来的那只接替它继续工作。
抚养子女
几天以前,我爬到了一棵糖枫树顶,那上面有一个啄木鸟的巢。它的洞口藏在一根树枝下面,这样可以更好地躲避风雨。它就像树皮上的一道阴影,假如不仔细看的话,还真的看不到这里有鸟巢。我靠近鸟巢的时候,里面的幼鸟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也许它们认为自己的母亲带着食物回来了。我把手伸进了树洞,它们的吵闹声瞬间停止了,它们无法理解眼前发生了什么,都鸦雀无声地待在那里。那个洞大约深十五英寸,里面十分整洁,装饰得十分漂亮。
我曾见过一对黄腹啄木鸟给子女喂食,当时是在比弗基尔山,它是卡茨基尔山的支脉。黄腹啄木鸟的外表很漂亮,在啄木鸟中,它仅次于红头啄木鸟。黄腹啄木鸟是极为罕见的,因为它们的个性比较孤僻,喜欢生活在隐蔽的地区。那时我们一直在行走,寻找有鳟鱼的湖,有两次甚至迷了路。我们又累又饿,于是坐下来休息。一些啄木鸟在飞来飞去,附近传来了叽叽喳喳的声音,那是幼鸟发出的。我开始仔细地观察它们,并找到了它们的巢穴。
鸟巢的入口位于树的东侧,距离地面大约有二十五英尺。鸟爸爸和鸟妈妈衔着虫子,落到巢边。它们警惕地环顾四周,确定没有危险后,把头伸进洞中。洞里有几只幼鸟,张着大嘴向爸爸妈妈索要食物。这个时候,鸟爸爸和鸟妈妈变得有些迟疑,也许它们是在考虑先喂哪一个孩子吧。随后,它们消失在了洞中,片刻之后,幼鸟的叫声也渐渐小了。鸟爸爸和鸟妈妈又飞了出来,不过它们衔着的是孩子们的粪便。飞到远离巢穴的地方,它们将粪便抛下,然后飞到一棵树上,用树皮和苔藓擦干净嘴巴。飞来飞去,喂着自己的孩子们,这也许就是它们一天的工作。
在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一直在观察它们。我的同伴们对此并不十分在意,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查看了一下周围的情形。我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疑问,啄木鸟能按时喂养幼鸟吗?树洞中那么黑,它们又是如何将这件事情做得有条不紊的?对于这些问题,鸟类学家从来都没有描述过。
鸟类来回搬运食物的做法,人们初次见到时可能会觉得惊奇,不过见多了之后,就不会觉得奇怪了,因为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鸟儿都是如此。对于啄木鸟、翠鸟等鸟类来说,它们居住在洞中,这种行为是生存所必需的。那些排泄物如果长时间堆积在洞中,会对幼鸟造成致命的伤害。
知更鸟、雀类、鸡类等鸟类,它们并不住在洞中,而是住在地上或者树枝上的巢中,但雏鸟的粪便也是由父母移到远处去的。它们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有着与平时完全不同的神情,你可以看出它那如释重负的感觉。燕子是一个例外,雏鸟的粪便要自己排到巢外。其他的例外还有鸽子、鹰、水禽等。
另寻新欢
话题扯远了,我们继续讲啄木鸟。啄木鸟在巢边飞来飞去,于是我看到了它们身上的色彩和斑点。奥杜邦说它们的雌鸟头上有红色的斑点,我见过很多成双成对的啄木鸟,但从没有见过带红斑的雌鸟。
雄鸟的羽毛已经丰满,我想要做一只标本。尽管我也很不情愿,但最终还是朝它开了枪。第二天路过此地的时候,雌鸟正在发出悲伤的啼叫。这种声音让我十分难过,心中暗暗谴责自己的暴行。失去了丈夫,它只能一个人承担起所有的工作,独自照顾好幼鸟。它在林中匆忙地飞行,显得有些寂寞。偶尔,它也会停在岸上,满怀期待地发出一声响亮的啼叫,但我知道,它的爱人再也不会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