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1848大清烧炭工在线阅读 > 第341章 自行斟酌(第2页)

第341章 自行斟酌(第2页)

待法兰西、美利坚两国使团的成员离开大殿后,彭刚这才在大殿接见了英吉利领事阿礼国。

不多时,阿礼国在一脸嫌弃的北殿承宣官刘思进的带引下来到了北王府大殿面见彭刚。

阿礼国竭力维持着大英帝国使节的仪态,但眼底深处不安难以完全掩饰,阿礼国手中精致的手杖不住地轻轻点地,以掩饰内心的焦躁不安。

冲突虽暂时缓和,但那三个印度马德拉斯兵引发的风暴远未结束。

阿礼国不喜欢中国夏天的潮湿闷热,更不喜欢眼下这棘手的局面。

他对那些殖民地士兵的劣行并不意外,这种事情在上海时有发生,并且闹出人命也不是一次两次。

唯一的区别是,武昌当局并未给予他们领事裁判权,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雇员还是印度的士兵雇员,在武汉三镇没有超国民待遇。

他无法像在上海和广州时那样,向地方官施压,让清廷地方官出面轻松地平息此事。

过往在上海和广州,无论是英吉利本土的士兵同本地华人产生冲突,还是英印士兵雇员同华人产生冲突。

清政府似乎很怕当地人聚集在成群,会毫不客气地驱散当地民众,哪怕是在战时。

十一年前的那场对华贸易战争期间,马德拉斯步兵团的英印士兵强暴广州三元里的妇女,开棺搜掠陪葬品,被上万当地民众包围在四方炮台。

最终居然是广州知府余保纯和番禺、南海两县令出面,替英军解了围,遣散了当地团练民众,让英军从四方炮台从容撤出。

此事一度让阿礼国很费解,似乎比起外敌,鞑靼政府的官员更害怕治下的百姓自发地集结在一起,哪怕他们的自发集结是为了抵抗外敌。

“领事先生,请坐。”彭刚没有客套寒暄,直入主题。

“今日我愿意见领事先生,是为两件事。其一,关乎我们之间的贸易问题;其二,关乎人命公道。”

言毕,彭刚示意亲卫将一个樟木小盒放在阿礼国身旁的茶几上打开,并揭开油纸,油纸里头赫然是几块黝黑发亮、质地均匀的烟土。

阿礼国瞳孔微缩,他自然认得此物,但不明白彭刚给他看烟土的用意,感到一头雾水:“殿下,这是何意?”

“此物,想必阿礼国领事不陌生。”彭刚缓缓说道,“这是本王麾下将士在湖南缴获的烟土。产自云南、贵州,皆是上品。领事先生不妨仔细看看,与贵国东印度公司出产的那些沿途有何不同。”

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几年,清廷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一场禁烟与弛禁的激烈争论。

时任太常寺少卿许乃济甚至在1836年上奏主张解除烟土禁令,并提出允许烟土贸易合法化来增加税收,禁止官员和士兵吸食而允许民间吸食,在内地广泛种植烟土以替代进口,防止白银外流的主张。

尽管许乃济以土烟代洋烟两难自解的荒唐主张在十几年前未能被采纳。

然而十几年后,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云贵地区烟土种植面积呈指数级增长,并且质量不逊色于同等级的进口烟土,价格还更便宜,物美价廉的本地烟土已经占据了部分国内烟土市场。

彭刚在广西时便已发现部分收缴的烟土并非进口至英国东印度公司,而是来自云南、贵州。

虽说本土烟土已经开始崛起,但许乃济预想的上述三种情况并未发生。

清廷的财政收入并未显著增加,官员和士兵吸食沿途的情况更甚于民间,白银的外流也并未停止。

阿礼国微微蹙眉,他是个烟土贩子,从中获利甚多不假,但他也深知其害,阿礼国本人不碰烟土,他心中一凛,他强自镇定,谨慎地回答说道:“殿下,我不太明白……”

“你会不明白?”彭刚嘴角露出一丝讥诮。

“那我不妨说得更明白些。我中华地大物博,物产丰饶。以往是清廷吏治腐败,渠道不畅,才让贵国烟土得以横行。如今我已控制湖南湖北,疏通云贵烟土渠道易如反掌。

领事先生是英国人,应当深谙市场经济之道。试问若我云贵烟土,质量优于东印度公司所产,而种植成本、运输成本乃至最终售价,都远低于你们飘洋过海运来的烟土,结果会如何?”

彭刚顿了顿,语气愈发凌厉:“结果就是不仅你们休想再向两湖、乃至其他中国内地倾销一箱鸦片。我若真想像你们一样做烟土这等肮脏的生意。假以时日,凭借价格与品质的优势,我可以将云土、贵土反销至东南亚、南亚,甚至是运抵你们英吉利本土。领事先生,想象一下,当物美价廉的中国烟土充斥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的街头,损害你们英吉利国民的健康,掏空你们国家的英镑时,不知道贵国议会和女王陛下,会作何感想?”

阿礼国听着听着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嘴硬道:“殿下,这只是理论上的推演,国际贸易涉及诸多复杂因素。”

“复杂因素?”彭刚冷笑一声,“只要利益足够丰厚,再复杂的问题都会被唯利是图的商人想方设法化解。”

“殿下,我能否验一验这些烟土?”阿礼国请求道。

近几年开埠口岸确实出现了一种来源不明的烟土,挤占了小部分英国东印度公司烟土的市场,只是阿礼国一直没有查明这种烟土的具体来源产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