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礼国想让人试一试这些烟土,确认一番彭刚所言到底是属实还是在诈他。
彭刚爽快地答应了:“无妨,你且一试,真伪立辨。”
看着自信痛快的彭刚,阿礼国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阿礼国仍不死心,叫来了两名南亚相貌的扈从试烟土。
阿礼国试烟方式十分简单粗暴,直接让这两个南亚老毒虫抽。
阿礼国的做法让彭刚心下稍宽,英伦绅士不把南亚殖民地的人当人,说明此事还是有解决的可能的。
两个南亚老毒虫拿着烟土,被带到殿外试片刻后,两人用咖喱味的英语向阿礼国确认:“阁下,这,这确实不是我们东印度公司的产品。味道。很醇厚,是上等的货,不亚于我们东印度公司的公班土。”
阿礼国不耐烦地将表示知道了,心烦意乱地端起彭刚为他准备的红茶喝了一口。
眼见已经打乱了阿礼国这个烟土贩子的思绪,掌握了谈判节奏,彭刚切入第二件事:“阿礼国领事,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二件事,关于汉阳门码头两位无辜女士的人命。”
阿礼国试图将话题拉回他更能掌控的轨道:“殿下,此事关乎重大,我需要时间向我国在华的公使阁下汇报,再者,此事纯属意外,我对此事感到抱歉遗憾。”
“意外?”彭刚的眼神瞬间变得冰冷,冷声说道。
“两位含冤受辱自尽的武昌女士,在领事先生口中,竟只是一场意外。”
阿礼国感到压力陡增,他调整了一下坐姿,以让自己更加舒服一些:“殿下,对于那两位女士的不幸,我深表遗憾和哀悼。
对于士兵的违纪行为,我保证回去后一定严加惩处,鞭笞、关禁闭,甚至遣返回印度服苦役都可以。并且,我会下令严格约束所有使团人员,绝不容许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沿海五个开埠口岸的洋人享受十几年的超国民待遇,汉口开埠,会有越来越多的西洋商人来到汉口经商,长期居住,彭刚不希望洋人把在清廷治下被惯成的臭毛病带到武昌来。
彭刚有借此事立个典型,方便日后管束汉口洋人的打算。
对于阿礼国这样的处置结果,彭刚自然是不满意的。
“这里不是你们印度和非洲的殖民地,这里是武昌。恕我直言,你的处理方式,我很不满意。
这不是你们内部军队纪律的问题,乃是在我天国疆土之上,戕害我天国子民的公案。必须依我此地之法度,给武汉三镇百姓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那三名肇事的印度马德拉斯的士兵,是在我们的领土下犯下的罪,我们拥有属地管辖权,必须交由我们来处理。
武汉三镇民意汹汹,已如沸鼎。若不交出肇事凶徒,在武昌明正典刑,给百姓一个交代,本王无法安抚民心。届时,若发生任何冲击贵国人员的过激行为,一切后果,由你自负。
阿礼国领事,如果你们愿意交出三个肇事的殖民地士兵,我们之间的外交贸易事务,仍旧有的谈。
三个殖民地士兵重要,还是英吉利的商业利益重要,阿礼国阁下自行斟酌衡量,我给你们两天的时间考虑,这两天之内,我会暂时安抚住武昌民众的情绪,保障你们的安全,两天之后若不给出明确答复,恕我无法再保障你们在武昌汉阳门码头的安全。”
彭刚虽然派兵控制了英吉利船队所在的汉阳门码头,不过彭刚并未驱散聚集在汉阳门码头怒气冲冲的武昌民众。
如果彭刚将汉阳门码头的北殿士兵抽调走,会发生什么是显而易见的。
至于鱼死网破,英军舰船处于汉阳门附近城墙上的重炮射程之内,彭刚尚有五艘武装蒸汽船可用。
真到那一步,谁死谁破还不一定。
阿礼国心劳意攘,彭刚在司法主权上寸步不让。
继续僵持下去,失去打开内陆市场的机会是肯定的,甚至可能真的引发局部军事冲突,法美两国已经在彭刚这里获得了足够的利益,大概率是会袖手旁观。
国内的那些政客,远东内战的局势尚不十分明朗之前,绝不会为了三个无足轻重的印度马德拉斯士兵而支持他与一个很有潜力的地方政权轻易开战。
回到百合号上没多久,法美两国使团的代表敏体尼和马沙利便前来拜会阿礼国。
敏体尼和马沙利口径惊人地一致,皆希望阿礼国能慎重处理此事,避免事态扩大,影响所有国家与武昌政权的关系,毕竟确保内陆市场开放才是他们三国此行的首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