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关于人生的随想
假如宇宙不是浑沌黑暗,
太阳也就显不出其灿烂光辉。
听,那美妙的歌声,
赞美真诚的人和最敏锐的眼睛,
发现这方热土的先辈,
终究未拥有优越的地位;
黄金虽少,却可以施舍给穷人。
生活在阳光下,遨游在大海里,
呼吸着新鲜的野外空气。
美妙的音乐如同亲切的话语,
可以医治一切病痛,
可以直达心灵。
生活的智慧,
就是能与一无所有者生活和相处。
认真耕耘你的土地,
这里自有丰收的年成,
可以收获一切的美德。
有的人生来就喜欢教育别人,喋喋不休。但生活不仅是说教的对象,它也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生活中吉凶难料,天意莫测,本性难违,命运不可抗拒,就像我们的经验有时未必能对别人有用。
向人表白自己的信仰是心虚的表现。如果牧师的祷告能够说中十分之二,那就是很神了。医生犹豫不决地开出处方,对一个新的病人,他开的还是过去使用过的药。如果病人康复,医生会认为开的药方管用。法官权衡着双方的证词,在法庭上做出果敢的派头,为了得出一个结论,他只好假装公正地拍板定案。我们的行为身不由己,可我们却用最漂亮的词句歌颂这些行为。
我们非常欢喜别人赞美我们,但我们内心知道,赞美不应该属于我们。我们真正做的事情太少。我们陪伴着武士来到竞技场,嘴里不断地重复着古老格言。但是,无论他是取胜抑或战死,依赖的都不是古老格言的力量,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只要我们的思想和感情充满活力,我们就富有力量,每一颗伟大的心灵、每一位超凡的天才都会像太阳一样照亮我们。
社会并不公正,对于我们有恩的是高尚的灵魂,社会是华而不实的,既没有思想也没有目标,它是一片排斥异己的保护地,不讲原则,注重的只是琐屑无聊的风雅。对一个人来讲,除了穿着干净的衣服之外,还有其他衡量自尊的标准。社会崇尚享乐,我却不愿享乐,我追求的是生命的高贵圣洁,我愿每一天都过得充实。波菲利对于生命有个精辟的定义:“生命就是要把各种事物结合在一起。”命运、爱情和理性就是顺着生命的渠道清晰可见地流动着的东西。
米拉波说过:“我们是人,必须成功,决不能以为会有什么事情超出我们的力量之外。人只要能够行使意志,任何事情都能办到——这,就是成功唯一的法则。”生活中的我们变得玩世不恭,周围的人也在变得粗俗、麻木。富兰克林说过:“人类非常浅薄和懦弱,只要碰到了困难,他们就会灰心丧气地逃走。这样做不是因为没有能力,而是他们不会使用这些能力。”
放弃这种虚伪空谈的说教吧,民众需要的是教育而不是说教。慈善行为的尴尬之处是:需要保护的生命并不值得保护。民众!很多灾难就来自民众。我欣赏的是诚实的男人和漂亮、可爱、完美的女人。我希望阻止人口的发展,而不是增加人口。
在古埃及,预言家的一票价值等于一百张普通人的票,这是种既定的法则。“人与人的威严各有不同。”选择标准不一样。华盛顿政客们采用的那种一对一的原则是一种多么恶劣的行为呀!设想比利山口的三百英雄是与三百波斯人相对抗,那么希腊的命运还会像历史那样吗?拿破仑曾被属下称为抵得上十万大军,如果加上他的诚实,他就可以抵得上百万大军。
自然界中良瓜与劣瓜的比率是一比五十,想找到十几颗新鲜水果,就必然会摇下满树布满虫眼和半生不熟的酸涩苦果。人类历史中若能一个世纪产生出一位卓绝天才,她就会感到满足。创造优秀人物的困难越大,他们的意义也就越大。
对于社会来说,有很多人依赖于伟人。只要他不断然拒绝落在他身上的义务,他就会履行自己的使命。天才的作用是核心式的、决定性的。我们的文化能够得以产生,要归功于少数几个精英的思想。
人类大量繁殖并不总是有害的或是多余的。你也许会说,这些乌合之众完全可以被抛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命运重视每一个人,依靠每一个人。卑劣者、纨绔子弟、恃强凌弱者都有其一席之地。如果他存在,世界就需要他,他具备的就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假如知道如何判断善恶,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那种判断就会是一种启示。兽性的力量有时也能改造世界,教育人们。所有人生智慧目的都是应付各种障碍,例如苏格拉底,装疯卖傻;培根终生一副愚不可及的样子,至今无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