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库尔特·卢因曾提出过一个概念——力量分析,并在其中描述了两种力量,即阻力和动力。他说,有的人一辈子都踩着刹车前进,寓意是被拖延、畏首畏尾和消极等恶习束缚;有的人却一直踩着油门往前冲,永葆积极和自信的心态。这一分析同样适用于工作,如果你真的有梦想,想为了梦想而付出努力,就改掉拖延的毛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人“合”万事兴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任何人都不可能只凭借一己之力获得成功,孤身作战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孤胆英雄也不再流行,如今流行的一句话是“团结就是力量”。
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既生活着凶残的狮子,也生活着羚羊和斑马等温顺的食草动物。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羚羊是这个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之一,但它们被狮子捕杀的数量远远大于比它们跑得慢得多的斑马。究其原因,是由于斑马是群居动物,遇见狮子这类危险的食肉动物时,成年、健壮的斑马会头朝里,尾巴朝外,自动围成一圈,把弱小、体衰的斑马围在圈内,只要狮子一靠近,它们就会扬起后蹄踢狮子。狮子再强壮,也抵挡不住一群斑马强壮的后蹄。羚羊恰恰相反,它们没有相互支持和保护的习性,遇见危险,总是四散奔跑,于是往往难逃狮子的利爪,成为狮子口中的美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培养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不仅是个人不断进步的推动力,更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大支持。在企业日益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今天,任何个人想获得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支持;任何企业想获得长足发展,都必须讲求团队精神。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罗伯特说,富爸爸最基本的技巧就是“把聪明人组织在一起,让他们形成一个团队去工作”。当今社会,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各种知识、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竞争日趋紧张激烈,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使人们在工作、学习中面临的情况和环境不断复杂化。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的能力已经很难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只有精诚合作,才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族,也只有具备了高超的合作能力,才可能成为“国际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合”万事兴。
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队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正所谓“同心山成玉,协力土变金”。一个团队,如果组织涣散、人心不齐,人人各行其是,甚至搞“窝里斗”,何来生机和活力?又何谈干事创业?在一个缺乏凝聚力的环境中,个人再有雄心壮志,再有聪明才智,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只有严密有序的集体组织和高效的团队协作,才能克服重重困难,创造奇迹。
在古希腊时期的塞浦路斯,有一座城堡关着七个小矮人。相传,他们是因为受到了可怕的诅咒而被关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任何人可以求助,没有粮食,没有水,小矮人们越来越绝望。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这是上帝对他们的考验——关于团结、智慧、知识、合作的考验。
在小矮人中,一个叫阿基米德的人最先得到了守护神雅典娜的指示。雅典娜告诉他,在这座城堡里,除了他们住的那间阴暗潮湿的储藏室外,另外的25个房间里只有1个房间里有蜂蜜和水;而另外24个房间里装的都是石头,其中有240块玫瑰红的灵石。只要把这240块灵石集齐,就能解除诅咒,重回家园。
欣喜若狂的阿基米德迫不及待地把这个梦告诉了伙伴们,除了爱丽丝和苏格拉底外,其他人都认为阿基米德是在撒谎。于是,阿基米德、爱丽丝和苏格拉底决定一起为寻找灵石而努力。在最开始的几天里,三个人的意见不一致:爱丽丝想先去找木柴生火,因为这样既能取暖又能照明;苏格拉底想先去找食物;阿基米德则想尽快凑齐240块灵石,好解除魔咒。他们谁也无法说服谁,于是决定分头行动,但几天后,他们都没有什么成果,而且筋疲力尽,遭到了其他四个人的取笑。
尽管如此,阿基米德等人没有放弃,而是深刻反省了自己的行为,决定团结起来。他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先找火种,再找吃的,最后再一起找灵石。这个方法果然有效,他们很快在左边的第二个房间找到了大量的蜂蜜和水。很明显,拥有相同的目标,并为之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对一个团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团队里的人各做各的,只注重个人的利益,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失败。
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都不同,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所有的事。比如在一个广告公司里,有的人擅长撰写文案,有的人是发掘客户的好手,有的人精通策划,要想使公司得到优异的业绩,就必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重视或忽略任何人的地位都是错误的,必定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对渴望成功的人来说,赢得一个好人缘非常重要。有了它,事业会一帆风顺,生活会万事如意。但好人缘和免费的午餐一样,绝不会平白无故就降临在某个人的身上,必须付出辛勤和努力。
要想获得好人缘,首先就要尊重别人,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什么态度对待你。如果你在作任何决定、说任何话时都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尊重别人,别人自然就会真心待你。反之,如果你目中无人,只顾自己的感受,甚至不惜牺牲别人的利益或自尊,最终必定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严重者甚至会被孤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却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
要获得好人缘,就要乐于助人。这个世界上没有超人,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或挫折,如果你在别人遭遇“冰河期”的时候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别人一定会终身对你感激不已。万一哪天你也遇到了什么困难,不用你开口,那个曾经受你的恩惠的人一定会及时助你一臂之力。这时,你就会感叹自己当时的明智之举了。
在工作中,即使我们的本职工作已经完成了,如果领导或同事还没完成,你应该做的是主动走过去,表达自己想帮助他的意愿。可能有些事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范围,但只要你愿意帮助别人,他们仍然会感激你,并且会在你陷入困境时提供帮助。
要获得好人缘,还要永葆一颗感恩的心。我们要对老板感恩,因为他给我们提供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要对上司感恩,因为他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我们要对同事感恩,因为他给了我们无私的关心和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了鞭策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只有人“合”才能万事兴,而只有万事兴,人也才能更“合”,更进步。
不要轻视你所在的公司
只要你依然是某一机构的一员,就不要诽谤它,不要伤害它。轻视自己所就职的机构就等于轻视你自己。
人在遭受挫折与不公正待遇时,往往会采取消极对抗的态度。不满通常会引起牢骚,希望获得别人的注意与同情。这虽是一种正常的心理自卫行为,却是许多老板心中的痛。大多数老板认为,牢骚和抱怨不仅惹事生非,而且造成组织内彼此猜疑,打击团队士气。因此,当你牢骚满腹时,不妨看一看老板定律:第一条,老板永远是对的;第二条,当老板不对时,请参照第一条。
有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长期在公司得不到提升。他缺乏独立创业的勇气,也不愿意自我反省,养成了一种嘲弄、吹毛求疵、抱怨和批评的恶习;他根本无法独立自主地做任何事,只有在被迫和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工作。在他看来,敬业是老板剥削员工的手段,忠诚是管理者愚弄下属的工具。他在精神上与公司格格不入,使他无法真正从那里受益。
无论谁做任何事情,肯定会受到批评、中伤和误解。从某种意义上说,批评是对那些伟大杰出的人物的一种考验。杰出无须证明,证明自己杰出的最有力证据就是能够容忍谩骂而不去报复他人。林肯做到了,他知道每一个生命都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他让那些轻视他的人意识到:自己种下分歧的种子,必会自食其果。
如果你任职的公司陷入困境,而老板是一个守财奴的话,你最好走到老板面前,自信地、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太吝啬了。”指出他的方法是不合理的、荒谬的,然后告诉他应该如何改革,你甚至可以自告奋勇去帮助公司清除那些不为人知的弊端。
尝试着这样去做!但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你无法做到,那么请作出以下选择:坚持还是放弃。你只能两者择其一——现在就开始选择吧!要知道,当你慢慢放松自己和公司的联系时,一股强风就会随之而来,你会被连根拔起,吹进暴风雨中——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原因。
你在每个地方都能发现许多失业者,与他们交谈时,你会发现他们充满了抱怨、痛苦和诽谤。这就是问题所在——吹毛求疵的性格使他们摇摆不定,也使自己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封闭。他们与公司格格不入,变得不再有用,只好被迫离开。每个雇主总是不断地寻找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人,当然他也在考察那些不起作用的人,任何成为发展障碍的人都会被拿掉。如果你对其他雇员说自己的老板是个吝啬鬼,那么表明你也是;如果你对他们说公司的制度不健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你。
那些只顾把时间花在说人长短、毁谤他人的人,是没有机会成功的。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是有限的,你必须谨慎地选择开销的方式。如果你决定以贬抑别人来提高自己,你会发现自己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是非上,可用的时间就会所剩无几。如果你爱散布恶意伤人的内幕,就会丧失他人对你的信任。有句话说得好:“向我们论人是非的,也会向人论我们的是非!”
没有任何借口
为失败找诸多借口,还不如想方设法改正错误,直至成功。
一次,美国总统格兰特回到母校西点军校视察,与一名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总统先生,请问西点军校的什么精神使您勇往直前?”“不要找任何借口。”“如果您在战争中失败了,您会找什么借口?”“我唯一的借口就是没有什么借口。”
格兰特的这句话正好印证了人们常说的“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纵观历史长河,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那些喜欢为自己的失败或错误找借口而不反省的人,大多都会碌碌无为地度过一生。而那些勇敢地面对失败或错误,反省、改正的人不仅没有被人们耻笑,反而得到了人们的尊重,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很多人自认为懂得这个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冷静对待失败的人有几个?如果每个人都知道“不找借口”的重要性,我们恐怕就听不到“家里有事”“手表坏了”“交通堵塞”“任务过重”等借口了。无论是哪种借口,都是为了推卸责任,但实际上,借口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东西,起不到任何作用。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很讨厌那些遇事就找借口的人。试想一下,如果你和某人约好时间见面,他不仅迟到了,还找各种借口为自己开脱,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分配给下属一个任务,他不仅没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还拼命为自己找理由,你会作何感想?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讨厌这种没有担当的人,并且我相信,没有人会喜欢这种人。因为这种人不仅浪费了彼此的时间,还使人对其诚信度产生了怀疑。
事实上,与其花大把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在编造各种借口上,还不如动脑筋去补救,能补救多少就补救多少。如果能补救,那再好不过了,就算无法完全弥补,起码也能表现自己勇于承担、敢于改正的决心。在某种程度上,对很多老板来说,这种精神比能力更重要,是一种专业技能、职业素养所不能替代的能力,更是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
曾有人对许多老板做过一项调查:企业最需要怎样的员工。他们的答案惊人的一致,即最需要不找任何借口,坚决执行老板命令的员工。他们认为找借口就是解释,而解释就是掩饰,是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推给他人,这样的人绝不会成为称职的员工,更不用说优秀的员工了。事实证明,这种喜欢找借口的人大多一事无成。而那些无论接到什么任务都竭尽全力、不找任何借口的人最终都成了成功者。
“没有任何借口”听起来似乎是要把人逼进死胡同,让人无路可退,迫使人背水一战。实践证明,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往往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发人内心的潜能。如果在做任何事时都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成功便不再是一件难事——至少不会遥不可及。
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借口就像鸦片,会让人上瘾。尝到找借口的甜头后,一失败就会用各种各样的借口安慰自己,为自己开脱。但这样的自我安慰毫无意义,还有可能产生自卑的心理。一旦习惯成自然,就不会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甚至与那些近在眼前的成功失之交臂。记住:任何老板都不是傻瓜,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务。当老板交给你更多更重要的任务时,如果你能做到位且不找借口,必然会得到重视。更重要的是,如果你在思想上松懈,每次都会做得比别人差一点,十次就会差一大截,早晚会被能力强的人取而代之。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每位领导人和员工都比对手差一点,早晚会自食恶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改掉喜欢找借口的恶习的最好办法。
不找借口,前提是树立自信,锐意进取。要成功,就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尽量发掘周围人或事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推动自己不断前进。即使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也能冷静地面对,吸取教训,推动自己不断前进。把找借口的时间用到努力工作和生活中,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最终品尝到成功的果实。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存在太多的不公平。有的人家庭富裕,有的人却家境窘迫;有的人聪明绝顶,有的人却天生愚钝;有的人貌若天仙,有的人却相貌平平甚至丑陋不堪……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只需要明白一件事:当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时,改变命运的唯一办法就是努力,直到成功。一味地抱怨或许能为你博得一点少得可怜的同情,但长此以往,不仅会增加自己心中的不平和愤懑,还会给别人留下靠不住的印象,得不偿失。所以,删除你脑海中找借口的概念吧,用你的自信和热忱迎接高效而成功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