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追求美的生活
不论美走到哪里,
它都制造喜悦和欢乐。
转动的地球奏出和谐的音韵,
咆哮的大海发出史诗般的和音。
在**的心里,在悲痛的心中,
他看到爱神正奋力穿行,
驱除黑暗,解除诅咒,
照耀无边无际的宇宙。
他就这样把他的日月贡献给爱。
他蔑视虚伪的赞美,他忠诚不渝地把爱崇拜。
野心和名利,
都徒劳无益!
他认为这样的牺牲要比活着更幸福,
他宁愿为美而死,不愿为面包而生。
事物总是螺旋式上升,我们的教育同样如此。我们仰仗科学,然而它距离自己的目标又是那样遥远。如果鸟类学家能告诉我们树上的鸟儿唧唧喳喳地是在商量什么,那么我们对鸟就会有一种新的感觉。鸟的魅力不在于它的重量和羽毛的艳丽,而在于它同自然的联系。
生物学家幻想着研究取得进展,但那种进展却把他引入了歧途。孩子虽然叫不出贝壳和花朵的名称,但却比那位以精通术语而自豪的家伙目光更敏锐。占星术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是因为它把人和宇宙联系在一起。他不再孤单,能够触摸到最遥远的星辰,星辰也能够触摸到他。不管占星术是如何迷信,也不管从事占星术的人怎样欺骗我们,那种暗示却是真实而又神圣的。
科学缺乏人文的意义。我们在昆虫、花蕊和芽孢上耗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却毫无结果。对于我们的心智,即使显微镜也难以观察清楚。轻浮多疑,卑鄙恶劣,然而一个人也有雷电般的力量,狂风暴雨倾泻而下,如滔滔洪水,熊熊烈焰,仿佛地球的两极就是个性的延伸,职责与生命化为一体,而一个真正完美的人就会感觉到他是哥白尼式的人。令人好奇的是,我们信仰的深度竟与我们生活的深度相一致。英雄们所发挥的巨大力量实在惊人。
见解深刻的人相信奇迹,也会等待奇迹。他相信雄辩家可以说服对手,恶毒的目光可以变得友善,心灵的祝福可以治愈创伤,爱情可以激发潜能,可以战胜磨难。神秘的力量可以从一颗伟大的心灵里源源流出,造就伟大的事件。可我们所推崇的标准却非常的功利:一位考虑周到的丈夫,一个孝顺能干的儿子,一位选举人,一位公民。我们藐视幻想,我们也许只用金钱计算人的价值——智慧、感情,都被视做金钱的象征,可以毫不费力地就兑换成豪华的卧室、名画、音乐和美酒。
科学原本是要把人朝着各个方向延展,直至进入大自然的心灵,能够触摸星辰,透视地球,能够领悟到兽言鸟语,能与世间万象心心相印。然而现实中的科学却并非如此。地质学、化学和天文学好像是要使我们聪明起来,实际却无实质性的进步。科学造就什么样的人呢?植物收藏家榨干了标本,但他同时也失去了植物体液。蛇类和蜥蜴都装进了他的药瓶,而科学也同样如此地对待他,把他装入了一只瓶内。
印度王子蒂索在森林里骑马,看见了一群嬉戏的麋鹿。他说道:“瞧呀,这些麋鹿多么幸福啊!为什么寺庙里的僧人们就不能也同样地享受娱乐呢?”回到家中,他把这种想法告诉了国王。第二天,国王把君权授予了他,说道:“王子,你有七天的时间管理王国。七天之后,我将把你处死。”七天结束时,国王问道:“你为什么变得这么憔悴?”他回答说:“是由于对死亡的恐惧。”君王又说道:“活着吧,我的孩子!你对自己说,七天之后我将被处死,因此你停止了娱乐。寺庙里的那些僧人们每天都在思考死亡,又怎么能够享受生活呢?”
人所具有的优越性令我们感到吃惊。虽然在自然界中有一种至善至美的法则,然而,它的魅力却只能通过与人的联系,或者通过在人的心灵里生根发芽来显示。人的知识、风度、气宇,以及对个人影响力的感受,这一切永远不会落后于时尚。这属于一门无需资料就可以研究的科学。这门科学的老师永远都在我们的生活中。
美是一种形式。这世间有许多种美,例如大自然的美、容貌与体态的美、风度的美、智慧的美、方法的美、道德的美和灵魂的美。美把我们的思想从表面带到了本质。歌德说过:“美是神秘的自然法则的显现。除了这种表现以外,我们永远也看不见自然法则。”正是这种本能的美塑造了对艺术的强烈爱好。人们视美重于财产,即使最讲实用的人也不满足于富有。相反,一旦他看见美,生活就具有了非常高的价值。不要给美下定义。我宁愿为它列举特征。我们认为美归属于纯朴,那种纯朴毫无冗余,它能恰到好处地表现自己,与万物息息相关。
自然的形态和色彩除了能引起视觉上的愉悦之外,它们还具有一种新的魔力。这种魔力表现在每增添一种装饰,其目的都不是为了装饰本身,而是为了某种更加健全的生命力。鸟儿、野兽或者人类的形体优美,意味着结构本身包含着某些非凡的特质。不管创造什么样的构造物或者有机物,它越是能够真正地适应自己,它就越是美。
通过欣赏希腊和哥特艺术,通过欣赏古代和拉斐尔的绘画,要比所有的研究所获得的收益都更有价值。也就是说,一切美都必须是内在的。外在的修饰只是一种伪装。双颊桃红,脸蛋漂亮,源于身体健美。鲜花美丽,源于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