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德和小成望着侦察船传回来的影像,一起屏住呼吸,同样屏住呼吸的还有万里归乡号上的所有人。
光柱照射到了陨坑的最深处,那里有一个黑漆漆的大家伙,虽然在宇宙里跟着这颗小行星漂流几百年,但光线照着外壳上的字迹还是清晰可见,那是地球联合政府三种通用语写的:太空军,博格-黎明21号。
“外壳被损毁,这应该不是全名……数据比对完成,也不属于资料库里任何一种船型,推测是太空军的后续研发舰种。”沐海在通讯频道里说,“但总之应该是自己人——是一艘太空军的飞船撞到了这里,然后自动呼救系统一直在播放求救信号。”
“但是几百年过去了,没有人来救他们。”陶德将头盔面罩放下来,“小成,你留在船上,我过去看看。”
小成在船员里一直不是特别出众醒目的一员,这些年他都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命令,和其他同伴的关系既不亲密也不疏离,只有对沐海会表现出格外的依赖——但哪个船员又不是这样呢?
然而这一次,他却对船长的命令表示了异议:“我拒绝,船长。你应该留在船上,我去执行侦察任务。”
陶德好奇地看着他:“理由?”
“理由……”小成吞了口唾沫,居然真的有点结巴地解释起来,“第一,既然是新船型,那船长你和我对它的了解都是一样的,你相比我并没有优势。第二,我的体力、反应都比你好,我的射击训练成绩是全舰第三,机械维护成绩是全舰第四,我之前也演练过很多次出舱处理意外状况的情形,如果真的有异常情况,我比你能更好更快地做出反应。第三,万里归乡号上有13名船员,但是见过地球的只有船长你一个。”
通讯频道里一片寂静,陶德也静静地看着小成,等他把后面的话说完。
“我们需要你带我们回家,船长。”小成说。
这次陶德看了小成好一会儿,终于将自己的面罩又升了起来:“批准船员张小成担任出舱侦察任务。注意安全,小子。”
这片小行星带离星系中央的恒星很远,光线暗淡,黑暗中除了两艘小飞船的灯光外,只能依稀看到小成的白色宇航服上有两盏小小的指示灯一闪一闪。
指示灯在太空中缓慢然而坚定地移动着,终于出现在侦察船的探照灯光线范围内。
“这里是张小成,确认通讯正常,照明正常,摄像机正常,氧气正常,宇航服温控正常,武器正常。”小成的声音略带气喘,大家知道那是紧张多过体能消耗,“现在准备进入目标内部。”
沐海望着座位前的屏幕图像,不自觉地身体前倾。所有人看到的应该是和她一样的画面,但整艘飞船里没人说话,只有陶德和小成的对话声不停传来。
屏幕上展示的有两个画面,一个是侦察船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小成就在这个画面里,他攀着陨坑岩壁,一步步小心往里前进。另一个大些的画面则是小成宇航服摄像头拍到的,从这里看,那艘失事飞船变得更清晰了一些,这是沐海第一次亲眼看到太空军的船只,居然不是完整的。
“这里是张小成,我马上到达失事飞船。一切正常。我要找个入口……哦,这里有个大洞,我能钻进去。”
“小心一点。把头灯打开。”
“明白,打开头灯。我现在就进入破洞。”
侦察船上的小成身影消失了,而小成摄像头则传回来一个陌生的场景,一片漆黑,只有头灯灯光扫视着现场,那是一个狭小的飞船房间。
“这里应该是走廊连接部……说真的,比我想象的空间要小得多。我看到了前面的房间。”
陶德的声音插进来:“先等一下,你看看墙壁上有没有船只信息。”
“哦,明白。”灯光扫向墙壁,“找到了,这里有铭牌——地球联合政府太空军37军团,烈火突击舰,罗森博格-黎明21号,船只编号是……”
“那个就一会儿再念吧,已经确定船只身份就好办。副船长,查一下这支部队的记录。”
沐海愣了一下,这时候主机已经将情报浮了出来:“太空军37军团,这里确实是他们的防区。”
“看来最坏的情况没有发生。”陶德似乎松了口气的样子,“至少这不是一艘在太阳系内被击溃后逃亡到这里的战舰。小成,你可以继续前进了。”
画面继续前移,前面是一扇门,但因为强大的冲击力,合金所制的门已经彻底变形,露出一个足以穿过宇航员的大洞,小成和船员们看到了门后一排一排的柜子:“那些是什么?”
“是冷冻舱。”陶德的声音说,“军用版,比我们船上的更结实。你小心检查,看它们是否还在工作。”
“这么多年了还能工作?”
“连我都冻了八百年,孩子。”
“……对不起,船长。”小成干笑两声,翻过大门,仔细检查这些柜子,“这具冷冻舱完全破了,里面的人应该早就死了,不过应该是冬眠状态下死去的,不会有痛苦。这具也是……船长!这具冷冻舱还在工作!”
所有人都打起了精神,这是从186行星启程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确切获得同胞的消息,甚至是可能有生还的地球人同胞,不管是谁都本能地激动起来。
小成声音也变得颤抖:“又有一个……这里这个也是……船长!我觉得我们有必要把万里归乡号开过来!至少有五具冬眠舱在正常工作!”
沐海瞪大眼睛,望着屏幕上那几具冬眠舱。在舱体一角,不起眼的指示灯正在有节奏地闪烁,三短,三长,三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