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医·破晓篇 马伯庸 > 第九章 一九一一年十月一02(第1页)

第九章 一九一一年十月一02(第1页)

第九章 一九一一年十月(一)02

杜阿毛早等在那里,引他登上一条单桅小船,扬帆朝着长江口开去。今天有稀薄的阴云蒙住天空,透下的阳光失却了锐气,在水面漫射成一片片起伏的碎光,教人有些昏昏欲睡。

三个小时之后,远远可以望见一艘悬挂着比利时国旗的火轮船,正在洋面垂锚静候。方三响登上船只,发现货舱里满满囤着几十吨货物,都是沪上各大医院与药局订购的药品。

隐藏一片树叶最好的办法,就是藏在树林里。这么一大批药品一起清关,浑水摸鱼方便多了。青帮……不,同盟会的能量果然不小。

陈其美本人没有露面,他现在还是清廷的通缉要犯。不过船上有几个押运的同盟会会员,年纪都不大,皮肤黝黑,态度礼貌而冷淡。方三响暗自猜测,他们大概是南洋华侨出身。这年头,越是在国外的人反而越爱国。

接上人之后,轮船鸣了一声汽笛,却迟迟没有收锚开动。方三响问过之后才晓得,原来黄浦江的航道一直淤塞严重,这种远洋海轮须等到午后一点涨潮,才能通航入港。

他看看时间还早,便在甲板上找个阴凉坐下,拿出路上随手买的《江南商务报》。这一读不要紧,惊得他差点没坐稳掉入江中。

它的今日头条,赫然刊出一篇冯煦的到沪访谈。在访谈开头,记者发问说武昌叛乱声势益大,全国瞩目,为何红会却迟迟没有动静。冯煦只字不提京沪之争,表示红会最近正在清理账册,“一俟善款清畅明白,更无疑惑,即刻赴汉救难”云云。

以方三响的粗疏,仍能读出访谈里那一股浓浓的皮里阳秋味道:为什么红会迟迟不去武昌救援?因为善款还不“清畅明白”。为什么善款不“明白”?因为我们在清理账册时发现有问题。再往深了想,账册是谁管的?自然是沈敦和、施则敬等一干沪会骨干。

要知道,《江南商务报》乃是江南商务沪局所办的官报,在上海华商圈里颇具影响力。而红会的主要进项即来自沪上华商捐输。冯煦这一手釜底抽薪,等于切断了沪会的粮道。总算他话里留了三分余地,只等着沈敦和自请归降。

方三响喟叹一声。昨天张竹君公开叫板,今日冯煦又来逼宫,若不是这两人政治立场相左,方三响简直疑心他俩是不是提前商量好的。

无论如何,沈会董这一次可是被逼到墙角了。不派救援队去武昌,沪上舆论汹汹,红会盛名可能毁于一旦;派救援队去武昌,京城一定趁机收权——无论怎么做,都是死路。

方三响自十几岁以后,一直待在红会,耳濡目染都是沈敦和的教导。沈会长可以说是他心中除了魏伯诗德之外最敬重的长辈。眼看风云变幻如斯,方三响暗暗在心里打定主意,等这批药品送到革命党手里,便去向陈其美讨个人情,请张校长缓缓手。

他正琢磨着如何说项,忽然耳畔又一声汽笛声响,前方快到外滩码头了。方三响忧心忡忡地折起报纸,与几个同盟会会员一起做通关前的准备。

半个小时之后,这艘大船稳稳地停在了卸货泊位。沉重的舱门被缓缓拽开之后,半**身体的苦力们鱼贯而入,把货箱一个个扛出船舱,运过栈桥。而海关官员就站在栈桥旁边,与货主一同清点。

方三响不擅扯谎,不过他的身份不是假的,讲起清单上的药品名称时更是一口流利德文。于是海关一点疑心也没起,很快就把这批药品清关了。

几个人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正要离开,海关官员用铅笔头敲了敲表夹,用疑惑的口气问道:“咦,你们红会订的药品有两批呀,干吗不一并报关?”

方三响一怔:“两批?”

“对呀,两批。”海关官员的语气很肯定。

方三响旋即想起来,这条船本来就是走沪港线的,应该也有一批真正红会订购的药品,李逵和李鬼居然是同舱而至。凄厉的警报声,陡然在方三响的脑海中响起。

不好,既然有红会订购的药品,那意味着……红会总医院的人随时也可能来码头提货!万一撞见可就露馅了。

俗话说,好的不灵坏的灵。方三响只是动动念头,视野里便突然跳出一个熟悉的身影。这身影正试图绕开一队散发着汗臭的扛包苦力,榔槺的身材颇为狼狈——不是曹主任是谁?

方三响一瞬间觉得口干舌燥,心跳加速,吓得根本说不出来话。杜阿毛见势不妙,急忙把他推去一旁,笑着对海关官员解释说:“红会下辖的医院可多咧,除了总医院,还有天通庵镇的中国公立医院、天津路的时疫医院、十六铺马路的南市医院等。各家都是自行订购,各报各的。”

他一口气报出好几家医院,海关官员无奈地耸耸肩,签字之后径直走了。方三响一刻也不敢多待,跟杜阿毛打过招呼,匆匆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码头。

今天他出门大概是没看皇历,才走出去没几步,迎头便被另外一位熟人撞见。

“史蒂文森?”

方三响躲闪不及,只得在那一对牛眼的注视下,硬着头皮走过去。

史蒂文森看着方三响,唇边微微勾起一条弧度。他去年追查陈其美功亏一篑,一直对此耿耿于怀。苏格兰人独有的倔强,让史蒂文森对青帮保持着高度关注。这一次,他接到一个三光码子的消息,说青帮似乎在码头上有一批违禁货物,便立刻赶来查探,没想到会再次见到这个狡猾的中国医生。

上一次让你逃掉了,这一次可不会那么幸运了。史蒂文森想。

“方医生,你不去看诊,跑来码头做什么?”史蒂文森眯起眼睛问。方三响反问道:“法律没规定不许来吧?”

这种无意义的嘴硬,在史蒂文森听来无异于自招。他扫了眼同样陷入惊恐的杜阿毛,又看看他们身后那堆印着红十字标识的货箱,突然脸色一板:“现在巡捕房怀疑你们走私违禁物品,需要开箱清验。”

方三响和杜阿毛霎时不知所措,史蒂文森知道自己咬到大鱼了。他得意扬扬地拨开两人,在那堆货箱里随便选了一箱,从腰间抽出警棍敲了敲:“打开!”

杜阿毛跳起来喊道:“这是红会订购的慈善免检货物!你无权检查!”史蒂文森咧开嘴笑了:“红会利用免检通道走私军火,这可真是个天大的丑闻。”

“军火?”

杜阿毛与方三响同时一怔。两个安南人趁机拿起撬棍上前,粗暴地撬开箱盖。可出乎史蒂文森意料的是,木箱里填满了白花花的棉花,棉花之间码着一个个方盒,每个方盒都是两英尺[1]宽、三英尺高,合口处是一圈灰白色的锡封。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