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当后,蒙恬只带了十余名亲卫,乘坐轻车,以最快的速度踏上了返回咸阳的路途。
沿途,他依据诏书要求,格外留意所经边郡的胡部情况,将观察到的零星信息默记于心。
就在蒙恬疾驰回咸阳的这段时间,阳狱的那间特殊牢房,又迎来了两位新的“客人”。
先是李由。他是李斯的长子,任三川郡守,此番是因述职回咸阳,却被其父李斯紧急召入府中。
李斯面色凝重,严令李由立刻寻个由头,主动去廷尉府“自首”,要求被关入阳狱,并且指定要去最底层的某间牢房。
李由惊愕万分,完全无法理解父亲的意图。
李斯并未过多解释,只严厉告诫他:牢中有一位姓赵的先生,其才学通天彻地,乃世间罕有之奇人。
命他进去后,务必放下身份,执弟子礼,虚心求教,尽可能多地学习领悟赵先生的言论思想。
同时,绝不可暴露扶苏长公子的身份,对外只称是犯了过错被罚入狱的官吏。
李斯最后近乎咬牙切齿地叮嘱:“此乃家国未来所系,能否得此机缘,看你造化!若敢怠慢或泄露半分,休怪为父不认你!”
李由满腹疑云,但见父亲如此严厉坚决,不敢违逆。
他只得硬着头皮,以“督察地方治安不力,致有盗匪扰民”为由,向廷尉府“自首”。
廷尉赵成早己得到李斯的暗中示意,依律将其收监,并“恰好”将其与扶苏、赵天成关押在一处。
紧接着是蒙海。
他是蒙毅的长子,年方十七,尚未正式出仕,在宫中担任郎官。
蒙毅对其子的安排与李斯如出一辙。
他找到蒙海,同样以极其郑重的态度,命令他立刻去找个借口“犯事”,让自己被关进阳狱底层,去接近一位赵先生学习。
蒙毅强调,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甚至关系到蒙家未来的兴衰。
他同样严厉警告蒙海,不得暴露扶苏身份,自身也只能是以犯错受罚的名义进去。
蒙海年轻气盛,虽感突然且荒诞,但对父亲极为信服,且少年心性对“监狱奇人”一事颇感好奇。
他很快便故意在一次宫禁巡逻时“疏忽职守”,被上官拿住。
蒙毅暗中操作,将其也送入了那间己然显得有些“拥挤”的死牢。
李由约三十余岁,面容沉稳中带着一丝官僚的谨小慎微;
蒙海则少年意气,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探究。
两人先后被狱卒引入牢房时,都看到了角落里面色平静、正在简陋桌案前书写着什么的扶苏,以及那位西仰八叉躺在奇特“太师椅”上、叼着草茎、眼神戏谑打量着他们的赵天成。
狱卒退去后,牢内气氛一时有些尴尬沉默。
李由率先开口,他牢记父亲叮嘱,对着赵天成所在的方向,恭敬地拱手作揖:“在下李由,因公务失察,获罪系于此狱。”
他的语气尽量自然,但难免带着一丝刻意和僵硬。
蒙海也学着样子,抱拳道:“小子蒙海,因值守失仪受罚。”
他的目光则更多地在赵天成和那太师椅上来回扫视,满是好奇。
赵天成抬了抬眼皮,嘴角扯出一个玩味的笑容:“哟呵?又来俩?能凑一桌麻将了!”
扶苏在一旁默不作声。
赵天成从太师椅上坐首了些,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李由?蒙海?这名字听着挺耳熟啊。行了,来都来了,也别假客气了。这牢里没啥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