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再次陷入寂静。
停止修建长城,这是始皇帝一力推动的浩大工程,是防御匈奴的象征。
提出停止,需要极大的勇气。
嬴政的目光如刀,落在李斯身上。
李斯感到头皮发麻,但仍坚持着躬身而立。
片刻,嬴政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听不出波澜:“可。长城之役,即日暂停。己征发之民夫,愿归家者,发给路费,遣返还乡。原用于工役之粮秣,部分转用于北疆新策。”
李斯和蒙毅几乎同时松了一口气。
李斯立刻跟进:“陛下英明!然释放民力,不仅在于停役,更在于引导。臣以为,当鼓励、乃至资助民户向北疆迁移。凡愿迁往河套、阴山南麓等新拓或稳固之地者,官府依路程远近,发放安家路费;并按户授田,所授田亩数倍于内郡,且免其三至五年赋税。愿往边郡经营工贾者,亦给予税赋减免。”
“如此,方可实边,方可渐改北地人口构成,行文化浸润之实。”
“移民所需钱粮、田亩划分、安置事宜,便由你所言新设之衙门统筹办理。”嬴政下达了指令。
“李斯,新设衙门之架构、职掌、人选,由你与蒙毅、蒙恬待其回朝详议后,呈报于朕。要快。”
“臣遵旨!”李斯与蒙毅齐声应道。
“退下吧。”嬴政挥了挥手,重新将目光投向那幅巨大的地图。
他的手指,缓缓从代表长城的蜿蜒曲线,移向了北方那片更加辽阔的区域。
章台宫内的决议化作具体的诏令,由蒙毅亲自起草、用印,而后以八百里加急送出。
一队精悍的郎官骑士携带着皇帝的诏书和蒙毅的私信,星夜驰骋,沿着宽阔的首道向上郡方向疾奔。
数日后,上郡,蒙恬军帐。
蒙恬刚巡视完边境的烽燧体系回到大营,甲胄未卸,便接到了咸阳来的特急使者。
他恭敬地迎入使者,接过那封封泥严实的诏书和另一封显然来自家弟蒙毅的私信。
他首先验看诏书。
始皇帝的旨意清晰而突然:命他将北军事务暂交副将王离署理,即刻轻车简从返回咸阳,有要事相商。
诏书中还特别强调,命他于回程中详察北疆各部情势,强弱、矛盾、所需物产等,均需据实以报。
蒙恬眉头微蹙。
陛下突然召主帅回京,非同小可。
北疆虽暂稳,但匈奴主力远遁漠北,其动向仍需密切关注。
他将诏书收起,又打开了蒙毅的私信。
蒙毅的信中,语气远比官方诏书显得急促和神秘。
他并未详述咸阳发生了何事,只含糊地提及城中出现了一位“圣人”,其言论惊世骇俗,首指帝国根基与未来危局,甚至对北疆方略有着颠覆性的见解。
蒙毅在信中极力强调,此人之能远超想象,关乎国运,务必请蒙恬尽快放下军务,亲自回咸阳一见。
蒙恬放下书信,心中疑窦丛生。一位“圣人”?在咸阳?
能让陛下如此重视,甚至让毅弟如此推崇备至、语焉不详?
但陛下诏令和堂弟的急切不容置疑。
他立刻唤来副将王离,将北军事务仔细交割,特别嘱咐加强对阴山以北的侦哨,警惕匈奴秋高马肥时可能南下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