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他当上皇帝后,立刻就要面对五代以来最大的难题——怎么防止他自己手下的将领,或者别的地方军阀,也学他的样子再来一次‘黄袍加身’?怎么结束这武夫当国、皇帝轮流做的噩梦?”
“此问切中要害!”扶苏深以为然,“若无法解决,其国祚祚必不久长!那那他如何应对?”这正是他最想知道的!
赵天成微微一笑,吐出六个字:“杯酒释兵权!”
“杯酒释兵权?”扶苏和隔壁的君臣都懵了。
一杯酒如何能解除兵权?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畴。
“对!字面意思,一顿酒宴,把兵权收了!”赵天成接着描述了那个著名的夜晚。
“赵匡胤宴请石守信等大将,以“睡不好觉”起头,点明对“黄袍加身”的担忧,提出让他们放弃兵权、换取富贵安乐的建议,众将惶恐请辞,次日交出兵权。”
扶苏听得如听天书!
“就就这样?一顿酒一番话兵权就就收归中央了?那些手握重兵的大将就就甘心交出兵权,去做富家翁?”这简首匪夷所思!按照秦国的逻辑,解除大将兵权,必是雷霆手段,腥风血雨!
“不甘心?”赵天成笑道,“不甘心又能如何?赵匡胤把话挑明了:要么交出兵权,享受富贵;要么等着被猜忌,下场难料。五代那些被杀的皇帝和功臣还少吗?”
“石守信他们都是刀口舔血过来的聪明人,知道怎么选。赵匡胤给了他们巨额财帛、田宅、荣誉虚衔,让他们安享富贵,子孙也能荫官。这条件,比起掉脑袋或者被软禁,好太多了!这叫‘以利易权’。”
“以利易权”扶苏喃喃重复,恍然大悟!
“非以杀戮立威,而以富贵安其心,消其志高!实在是高!”他对赵匡胤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
隔壁的嬴政心中巨震,此等手段,比他纯粹的铁腕镇压,似乎更精妙?更省力?
李斯眼中精光闪烁,这杯酒释兵权,将人性洞察与利益交换运用到了极致!
蒙毅则感到了深深的忌惮。
“靠着‘强干弱枝’,也就是精兵归中央、‘重文抑武’,抬高文官,压制武将、‘杯酒释兵权’、还有大力发展科举选拔文官、鼓励商贸充实国库,”赵天成总结,“赵匡胤和他弟弟赵光义算是基本解决了五代武夫乱政的问题,给宋朝打下了三百年的内部稳定根基。虽然对外打仗后来不太行,但内部确实很少再出现将领造反、皇帝短命的事了。”
扶苏长舒一口气,只觉得眼界大开:“原来如此!以文制武,以财安将,以科举收才此乃化解万年之前那等‘武夫乱国’死局之良方!学生受教!”
他终于理解了“杯酒释兵权”的必然性与精妙处。
“先生!”扶苏的情绪依旧激动,“学生听闻,那宋朝虽武功或有不足,然文华之盛,冠绝古今!先生前日曾言‘横渠西句’学生铭记于心。不知不知万年之前,彼时之人,可还有此等胸怀天下、情动肺腑之词章?学生斗胆请先生吟诵一二,以开茅塞!”
他渴望感受那跨越万年的文字力量。
隔壁的嬴政眉头微蹙。
他也想听听,那“万年古国”的文字究竟有何魔力。李斯、蒙毅亦凝神以待。
“行啊!”赵天成兴致颇高,“那就念几首,保管让你见识见识万年之前的人,胸中丘壑壑与笔下波澜!”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陡然变得苍劲悲凉。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西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