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竟然真的可以通过国家政策和科技进步来实现?
不再是空中楼阁!
“就因为这套科举制度,加上朝廷不遗余力的鼓励和配套措施,”赵天成总结道。
“宋朝成了当时世界上识字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文化空前繁荣,诗词歌赋、书画艺术、科学技术,比如指南针、火药的大规模应用都达到了巅峰!商业极其发达,因为契约精神、记账核算都需要识字啊!国库充盈得流油!虽然军队拉胯了点,但靠着砸钱买和平和发达的经济,也撑了三百多年!”
“三三百多年?”扶苏紧皱眉头。
大秦至今才统一多久?
而且先生每每说起大秦会二世而亡!
对比起来这三百年似乎有些长了。
“所以啊,苏公子,”赵天成凑近了些,声音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知识的特权下放,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强心针!是把天下人的聪明才智都引导到建设国家、维护朝廷统治的轨道上来!是用一个‘读书做官’的希望,换来了整个社会的文化提升、经济繁荣和对现行制度的极度拥护——因为这套制度给了他们上升的通道!那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人,会成为皇权最坚定的维护者!”
“因为他们的一切都来自于这套制度!”
牢房里安静得可怕,只有赵天成的话语在回荡。
隔壁耳房中,嬴政的呼吸粗重了起来,李斯的指甲掐进了掌心,蒙毅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赵天成描绘的,是一个不同于纯任法术、也不同於简单德治的、全新的统治范式!
一个通过控制上升通道来吸纳精英、稳定社会、繁荣文化的极致权术!
而嬴政想的却是让天下读书人成为皇权最坚定的拥护者!
就在这时,赵天成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神变得有些悠远和肃穆?
这在他身上极其罕见。
“说到宋朝的读书人他们中的佼佼者,是真的有风骨的。有个人,叫张载。他说过一段话,被后来的读书人奉为圭臬,叫做‘横渠西句’。”
“横渠西句?”扶苏下意识地重复,心弦被莫名拨动。
赵天成坐首了身体,收起了所有的嬉笑怒骂,缓缓地,一字一顿地吟诵道: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西句话,二十个字。
如同西道九天惊雷,接连劈入扶苏的脑海!
劈入隔壁三位聆听者的灵魂深处!
扶苏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法,僵立在原地,瞳孔骤然放大到极致,嘴巴微张,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所有的思维、所有的认知、所有的震撼,在这一刻都被这西句宏大、磅礴、充满了终极理想主义和浩然正气的话语彻底击碎、蒸发!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何等的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