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读书能让国家有钱?”扶苏更加困惑了,这和他理解的“耕战”强国论和赵先生所说的技术强国截然不同。
“听我说完嘛!”赵天成白了他一眼,“宋朝的皇帝佬儿,将‘科举制’推向了高潮。”
“科举制?”又一个陌生词汇砸向扶苏。
“对!‘科’是科目、考核,‘举’是推举、选拔。连起来就是——设立固定的考试科目,让天下所有符合条件的人都能来考!不分你是贵族子弟还是寒门出身,只要你能通过一层比一层难的考试,就能获得‘功名’,就能做官!”
赵天成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蛊惑力。
“天天下人?皆可考?皆可为官?”扶苏失声惊呼,猛地站了起来,身体因极度的震惊而微微颤抖。
这简首比他听到“二世而亡”还要骇人听闻!
打破了贵族世袭?
打破了军功授爵?
这这怎么可能?
朝廷还不乱套了?
“先生!此举此举岂非动摇国本?!贵族岂能答应?勋臣岂能答应?这这”
“闭嘴!听我说完!”赵天成戏谑地说道。
“谁告诉你一做官就立刻当丞相当大将军了?想得美!科举也是分等级的!最低一级的叫‘秀才’,大概相当于嗯,在你们这,算是个识文断字、有文化凭证的人,见了县官可以不用跪,有点小特权,但还不算官。
“再往上考,中了‘举人’,哎呦,那就厉害了!算是一只脚踩进官门槛了,就算暂时没官做,在地方上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免税免徭役,县太爷都得客气三分。”
“再再往上,到京城去考,考中了叫‘进士’!这才是鲤鱼跳龙门!皇帝亲自接见,排名靠前的更是风光无限!进士及第,最差也是个县令起步!将来做到封疆大吏、朝廷宰相,那都不是梦!”
赵天成每说一个等级,扶苏的脸色就变一分,内心的惊涛骇浪就汹涌一分。
他原本以为是无序的混乱,没想到竟是一套如此严密、层层递进的选拔体系!
“可是先生,”扶苏艰难地吞咽了一下,“如此寒门子弟若蜂拥而至,岂不挤占了贵族子弟的位置?朝廷如何安抚?”
“安抚?为啥要安抚?”赵天成咧嘴一笑。
“蛋糕做大了啊,傻小子!宋朝的官位设置得多啊!而且,你以为那些贵族世家傻吗?他们发现这条新路后,反而更玩命地培养自家子弟读书考试!因为他们有资源、有家学啊!起步就比寒门高一大截!”
“科举对他们来说,不过是多了一条更光明正大、更稳固的继承权力的通道而己!寒门子弟能通过科举上来的,终究是凤毛麟角,但就是这凤毛麟角,给了天下人一个希望!”
“希望?”扶苏喃喃道。
“对!希望!”赵天成重重地说。
“一个‘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希望!一个不需要靠战场上拼杀、不需要靠祖辈余荫,只靠自身寒窗苦读就有机会改变命运的希望!”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扶苏下意识地重复着这句话,只觉得一股电流从头顶窜到脚底!
这十个字仿佛有千钧之力,砸得他心神俱震!
它如此首白,又如此充满魔力,将一个普通人一生的跃迁浓缩于朝夕之间!
这不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足以点燃无数人心中野火的惊天宣言!
隔壁耳房中,嬴政搭在石壁上的手指猛然攥紧!
李斯更是倒吸一口凉气,脑中轰鸣!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嬴政在心中默念,眼中精光爆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