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旦大学首届“望道计划”自主招生考试中的一道题,在全社会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校方解释这是一道开放式题目,没有标准答案,主要目的是考察考生的临场应变能力。这也说明当今社会普遍认为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可见《西游记》带给中国人民的误导还是挺深的,这也是我最初决定撰写本书的动机之一。 我认为要真正看懂《西游记》,核心问题就是弄清书中角色的定位,尤其是他们隐喻了什么对象。很多人觉得《西游记》自相矛盾,漏洞百出,其实根源只在于定位不清。实不相瞒,我小时候也曾很自然地认为佛祖比玉帝更大,因为玉帝被孙悟空打得钻桌子,佛祖却可以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再让他千辛万苦来取经。所以,佛祖(佛教)孙悟空玉帝(道教),这个逻辑似乎很清晰。但这样又无法解释,为何在取经路上,孙悟空连那些道教神仙的童子、坐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