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记住刘海涛就行了。”
“好。海涛,请代我向周掌柜问好!”
“他已经去世了。”
“啊?什么时候?”
刘海涛一时间突然想明白一个问题,其实,天津卫的各种“商铺”或其他形式的交通站和我方人员,消息其实都有些闭塞,耳目都不够灵通。似乎都不如他的杂志社来得简单。不是吗?只消上线来稿,他便立即得知我方发生什么,或对方发生什么。而生活工作在工厂和车间的人,就相形见绌了。尤其被日本人看住的工厂。
刘海涛简单讲述了父亲去世的经过,直让章均杰唏嘘不已。但两个人毕竟互相交往不深,彼此了解不多,谈话没法再深下去。刘海涛就告诉章均杰,这个礼拜天,在商业区狗不理包子铺见面。因为,他不能再到这个厂子来了,来一次比到狗不理的代价要高得多啊。
刘海涛回到杂志社以前,先到街上正兴德茶庄买了一盒上好花茶,然后,才回杂志社找到松本,将花茶呈给松本。因为,据刘海涛所知,松本既精通日本茶道,又对中国茶叶什么迷醉,尤其喜欢花茶,他特别爱闻花茶的那股茉莉花香。
松本一边打开茶叶盒盖子,闻着香味儿,一边说:“刘桑,你的,进进出出,忙来忙去,忙些什么?”
刘海涛一边帮松本沏上茶水,一边说:“松本太君,我有一桩买卖,如果您能加入进来,便可以膀不动身不摇就小赚一笔。”
“什么买卖?”
“几台机器设备。”
“哦?由希!”松本突然睁大了眼睛。如果是小野,听了这个消息,可能一下子就把手枪掏出来了。因为,“机器设备”这四个字,在眼下沦陷区的天津卫太过敏感了。而松本却似乎透过这四个字看到了大把的银子。“我的,能赚多少?”
“几十大洋应该没问题。”
“以耶!几十的,太少了!”
“那就努努力,争取多一点,但需要您亲自去谈。因为对方是个日本经理。”
“由希!我的亲自去。”
在礼拜天,刘海涛在狗不理包子铺和章均杰商定了松本与日本经理的见面时间。转过天来,四方代表就在狗不理包子铺做了详细谈判。最后达成一致。买卖成交。也就是说,松本帮助打通了日本经理的关卡,章均杰对这两个人都付了报酬,最后,再由刘海涛出面帮章均杰把机器设备运出去。
机器设备是日军严格禁运的敏感物资,大红桥码头的具体管事人员虽说对刘海涛已经很熟,但也不敢将这批货放出去。因为一旦码头内部有人向日本宪兵队告密,日本宪兵队就会对洪帮纠缠不休,会提各种条件。于是,刘海涛再次找到了牛万里。
“老弟,你胆子太大了,在日本人眼皮子底下,竟做这种买卖!”
“是朋友托到我头上,推不开呀。”
“你还很侠义啊,我有件事想求你,你看看不能不帮忙。”牛万里真是老奸巨猾,还没答应给刘海涛帮忙,他却率先提条件了。
“牛总但说无妨,我尽力而为就是。”
“我这件事说大很大,说不大就微不足道。”
“您就甭卖关子了,但说无妨。”
“我家有三个女儿,最小的女儿纤纤今年二十二岁,刚刚大学毕业。我正要帮她物色一个女婿,她可好,没跟我商量就要把男朋友领进门。这怎么行呢?如果纤纤不是我的最爱,我的掌上明珠,我根本就不会让他进门。但现在我退了一步,允许纤纤把男朋友带进家让我过目。行不行听我一句话。但你知道,我的思想有时候老旧,跟不上趟儿,我不想在纤纤的男朋友面前栽面儿。所以,请你出一次面,在我身边做个参谋。”
“你不想去?”
“不,我去,但就怕我的观点与您相左。”
“那倒无妨。关键是要帮我‘对碴子’(语言交锋)。”
应该说,眼下刘海涛已经历练得够老到了。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其实是牛万里看中了他,打算纳他为三女婿。因为牛万里喜欢小女儿,这种事必须要小女儿首肯才行,于是,他处心积虑安排了这次两个候选女婿的“对碴子”,他要让小女儿通过两个小伙子的语言交锋,看出优劣,从而好中选优。
刘海涛倏忽间就钻了圈套。去,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当参谋做帮腔嘛。他没往其他方面想。
礼拜天,牛万里家里高朋满座,笑语喧天。这里是沦陷区黑暗生活的世外桃源。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两句话用在这里,再贴切不过。举凡市公署的某些头面人物,大学教授,企业界巨头,银行总经理,林林总总。有的人西装革履,油头粉面,兰花状的手指捏着烟,显露着手腕上锃光瓦亮、荧光四射的劳力士名表;有的人便一袭锦缎长衫,纺绸棉袍,托着水烟袋故意翘起小指,因为小指上戴着绿莹莹价值昂贵的翡翠戒指。
就像朝堂上问案办公,正堂的八仙桌子左面,坐着牛万里和一干人马,牛万里的身边站着刘海涛;八仙桌子右面坐着牛万里老婆和一干人,小女儿牛纤纤和其男朋友坐在其中。现在似乎形成了不对等的局面:刘海涛站着,而牛纤纤的男朋友坐着。牛万里悄悄告诉刘海涛,纤纤的男朋友叫万一,是作家万家铭的亲侄子。
“嗨,各位!抽烟的喝茶的唠嗑的,暂且停下听我一句话,你们谁知道现如今天津卫谁最知名?”牛万里首先来了一嗓子。
大家立即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现任天津市长张仁蠡,有人说是日本特务总队长雨宫巽,有人说是警察局长阎家琦,有人说是刚刚被抓起来的相声演员“小蘑菇”常宝堃,有人说是小说家刘云若——说到小说家,就开始发生争论,有人语气坚决地说,若论小说家,那便是最具读者群的万家铭,牛万里见此便说:“各位,关于这个问题,我很想听听作家万家铭的亲侄子万一怎么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