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地下交通站第一部全集免费观看 > 第十九章年轻人之间的意外较量(第1页)

第十九章年轻人之间的意外较量(第1页)

第十九章,年轻人之间的意外较量

众人一下子就安静下来,大家都把目光投向陌生的小伙子万一。牛纤纤率先开了口说:“大家都不认识万一,我先做下介绍哈,万一,是我大学同学,高材生,老师同学都喜欢他,他最拿手的业余爱好是唱京剧,对西皮和二黄的各种板眼耳熟能详如数家珍,不信就让他给大家唱一段!”

牛纤纤快嘴快舌,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就说了一大串万一的好话,而且,把万一的特长亮了出来,打算立竿见影地让万一给大家一个好印象。谁知万一咳了一声,说:“既然大家说到我叔叔万家铭,我就做一下点评。刘云若和我叔叔同为通俗小说作家,有可能我叔叔的读者群更大一些,但若论反映人生的深度,我叔叔赶不上刘云若。我叔叔的东西只是抢眼,好看,当权者喜欢;其实读者是不是真的喜欢,谁都说不清。我在这里要向大家表彰和褒扬的,既不是刘云若,也不是我叔叔,而是翟小倩。翟小倩的小说,粗看是张扬中日亲善,细看则字字血声声泪,发出的是一个弱势女人情感被**的最无奈的哭诉。翟小倩的小说受到追捧,是理所当然的,我叔叔则基本是文字游戏。我建议大家出钱设立一个‘最真挚感情小说奖’,对翟小倩这样的啼血杜鹃进行褒奖!”

大家禁不住热烈鼓掌,为万一的这番演说。没错,万一说的都是实情,在小说界一片对中日亲善的颂扬声浪中,谁还愿意讲实情呢?万一无疑拨动了人们心中那根深埋的恻隐之心和些许良知。牛纤纤热泪盈眶,紧紧挽住万一的手,赞许地频频点头。这一切,无疑被站在对立面的刘海涛看个满眼。他正在想对策,牛万里对他歪了一下头,小声说:“回击他,拿下他!”

刘海涛微微一笑,开口了:“诸位,我以一个杂志社编辑的身份谈谈这几个人。天津人有句俗话,叫做‘儿子是自己的好,媳妇是人家的好’;我既是万家铭的责任编辑,也是翟小倩的责任编辑,我编出的作品,就如同我的儿子;但我还是说刘云若尚在首位。南有张恨水,北有刘云若,这话不错。刘云若小说中众多文化形象的刻画,既深刻地包含了刘云若对现世生活过于麻木、平滑、消沉、懒惰,以及不断破坏人的生命力和斗志的巨大忧怨,又生动地包含了对真切、柔媚的充满生命力的‘至性之人’的热切向往。刘云若可以同时为四五家报刊写小说连载,不打草稿挥笔成章,情节各异互不相混,宛如反复修炼之作,且立等可取。写作也从不受时间地点所限,稿纸五花八门,充满传奇色彩。凡此种种,万家铭和翟小倩都难以望其项背。设立一个‘最真挚感情小说奖’,我没意见,但奖给翟小倩我是不同意的。市公署为翟小倩颁发‘荣誉市民’奖章,已经将翟小倩心里的伤疤血淋淋地揭开了,凡是翟小倩身边的知情人都会感到惨不忍睹;我们如果再把一个最真挚感情奖颁给她,就等于在她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甚至撒了一把碱。”

这次牛万里带头鼓起掌来,大家也都把热烈的掌声噼里啪啦地一股脑送给了刘海涛。但牛纤纤显然感觉这个话题恰巧落到刘海涛的箭靶上,因为刘海涛是个杂志社编辑,对这些事情最有发言权。于是,她向大家摆手喝止了掌声,说:“我们是学经济的,让万一谈几句关于中国目前经济状况的见解吧,这才是他的专长!”

大家再次鼓掌。但人们显然不知道这里实际在进行较量。万一说:“各位师长、前辈,后生才疏学浅,发言难免挂一漏万,还请不吝赐教。‘七七事变’以后,我们知道日本人规定了不合理的货币兑换关系,人为贬低法币。但不知道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我在此披露一二,因为涉及衮衮诸公的经济利益,想必大家会感兴趣:当日本人通过发行大量的联银券占领货币阵地时,必然遭遇强大的阻力。因为人们使用法币和大洋已经习惯了。这时候,日本人就开始采取收兑法币和大洋的办法进行了货币战。1938年6月,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同时,在华北的流通范围内,禁止印有南方地名的法币流通,而规定在华北流通的法币,必须兑换成银联券方可使用。在兑换的过程中,日本人又尽量贬低法币的价值,由‘中央储备银行’悬牌公示新旧币兑换率,接下来,强制推行了‘新旧币’的全面交换。然而还不到一个月,日汪政府又公布了《禁止法币使用办法》,先是在南京、上海禁止使用法币,紧接着,在广州、汕头、杭州、嘉兴、武汉、九江、南昌、宜昌、蚌埠、芜湖禁止法币。为了彻底肃清法币,还在苏、浙、皖及南京、上海两市,在广东、江西、湖北,再实施‘新旧币’最后一次交换。经过两次‘全面交换’,法币终于退出了华中沦陷区流通界。我认为,日汪交换旧币的过程就是掠夺法币的过程,据估算,截至1942年6月,日汪利用‘中储券’在沦陷区内吸收法币至少12亿元以上。”

严肃而又专业的问题,被万一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12亿元,在若干年后可能只是个不起眼的小数,而在当时,确实是能够左右国民经济的天文数字了。大家在热烈的掌声中对万一的广博知识赞叹不已。牛纤纤挽住万一的胳膊,十分满意。于是,大家将目光集中到刘海涛身上。知道这些问题对他来讲属于弱项,一个杂志编辑即使学富五车、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在经济问题上很专。因为你办的杂志不是经济专刊。要把经济问题谈深了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于是,大家几乎带着揶揄、带着幸灾乐祸,同时也带着些许同情笑盈盈地看着刘海涛。刘海涛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以己之短攻他之长,很难奏效。于是,他笑呵呵地说:“万一说的不错。把日汪在货币战上的方略阐释得非常清楚。没错,中国人在这方面吃了大亏。既然万一把问题说清楚了,我就不要再画蛇添足狗尾续貂了吧?”

谁知众人一叠声道:“不不,我们就想听听你的高论呢!”言外之意,我们就想看看你是怎么出丑的呢!牛纤纤接过话道:“这些问题属于偏科,我们就不难为海涛学兄了,你可以继续谈你的文学问题。”

但牛万里却不认这个账,他接过话说:“不行,大丈夫宁死阵前不死阵后!海涛,来,给纤纤和万一上一课!”

这就再一次把刘海涛逼到了墙角。刘海涛急忙摆手道:“我说倒是可以说,但我可不是给谁上课。我是个北洋工学院的肄业生,连本科都没读完,与纤纤和万一不是一个等量级。但既然大家希望我说,我就接着万一的话题简单说两句。情况是这样,这些年来,不光是沦陷区深受货币战之扰,其他抗日根据地也如此。由于那些地区采取了一系列的高超的货币进攻战略,发行的货币也冲击着日汪的货币;又因为沦陷区被大大小小的根据地所包围,所以,日汪便大批伪造根据地货币,在华北的晋冀鲁豫边区和山东根据地内多次大量发行假钞。前两年,日军在华北进行‘年关扫**’时,推出大量冀钞五元券的假票。仅就平汉路以西和太行山区一带,就出现了大量五元、二元、一元等多种面额的冀钞假票,种类达二三十种之多。此外,日军还以物资战配合货币战。大家知道,物资战也成为货币战的一种表现形式。日军常常以法币为前驱,到非沦陷区抢购物资,法币的回流必将引起非沦陷区的通货膨胀;同时牵动根据地的物价上涨,币值下降,从而达到破坏中国币制的目的。于是,各抗日根据地首先加强了自己的货币阵地,禁止法币在根据地流通,使日军以法币为先锋抢购物资的阴谋破产。国民党方面,则利用货币配合物资战的方法,当日军大量发行钞票提高物价时,国民政府压低伪币的比价,同时吸收重要物资,提高物价,粉碎日军从根据地抢购物资的阴谋。而当日军压低物价时,国民政府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手中控制的伪币到敌占区抢购物资。总之,在‘七七事变’以来的这些年,日军实施多种货币战的形式配合其军事行动,妄图实现全面侵占中国的狂妄梦想。为了粉碎日军的这一梦想,国民政府除采取上述措施以外,还逐步建立起战时金融体制,成立四联总处、实行四行专业化、统一代理国库、统一外汇收付、集中保管普通银行存款准备金、统一调剂金融,与日军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则针对敌人的阴谋,也相应采取了机动灵活的战略与战术,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与日军周旋,陷日军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刘海涛已经停止了演说,但屋里的人们全都支着耳朵,等着下文。牛万里道:“海涛,还有呢?”牛纤纤十分吃惊地瞪大眼睛看着刘海涛,她的手已经不再挽着万一的胳膊,而是搓着自己的两个脸颊。显然,脸上在发烧。没错,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三人行,必有吾师。一位抽水烟袋的老者颤巍巍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牛万里便又重复一句:“海涛,下文呢?”

刘海涛一下子胀红了脸,挠着头皮说:“我已经说完了。”

此时,屋里就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连万一和牛纤纤也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刘海涛在这掌声里,蓦然间听出了人们对日军的怨气和反感。这些人既不是共产党也不是国民党,甚至他们还反对共产党或国民党,但他们不反对抗日。不是吗?

牛万里非常满意刘海涛的表现,他紧紧握着刘海涛的手,久久不想松开。晚上,牛万里在登瀛楼摆桌,力邀刘海涛。刘海涛思考了一下,便答应了。饭桌上,牛万里拉着牛纤纤和刘海涛坐在自己的一左一右。而万一则悄悄走掉了。

酒过三巡以后,牛万里答应帮刘海涛将机器设备运出去。

……

在刘海涛精心策划下,章均杰将秘密采购的车床、铣床、钻床等机器设备分拆装箱,约莫装了二十多箱,运到大红桥码头,装上了货船。启鈿开船的时候,章均杰站在船头,瘦小的身材威风凛凛。他的眼睛始终摽着站在远处送行的刘海涛。而刘海涛站在呼啸的冷风里,正向他频频摆手。

日本顾问松本狠赚了一笔,于是,感觉刘海涛办事远比齐有为靠谱,打算将刘海涛越级提拔为杂志社社长,就征求刘海涛的意见,刘海涛连连摆手,说:“要不得要不得,我只适合做编辑,不适合做行政工作。”其实,是刘海涛对远社长怀有恻隐之心,人家的工作并没有出现什么纰漏,根本没有理由撤掉人家。

此时,姜其武突然进市了。他来到杂志社找到刘海涛说,庆昌电器厂的杜一朋曾经准备了一部分电讯机械器材,打算送给冀中,但冀中派来的人因为身份暴露,被日本特务开枪打死了。现在杜一朋手里不仅压着这些电讯机械器材,他还利用其与五金店的业务关系,购置了制造步枪枪栓的弹簧、锋钢、钻石钢等特种钢材,购置了炭精棒、石墨、二氧化锰、氯化亚铅、锌皮等制造干电池的原料。这些东西,都是冀中八路军根据地急需的物资。但杜一朋已被日本特务看死,难以脱身。姜其武得知详情以后打算除掉杜一朋身边的日本特务,但需刘海涛打下手进行配合。

杜一朋四十出头,是个具有抗日爱国热情的民族实业家。自己早已家财万贯,但为了支持抗战,暗中为冀中根据地筹划了很多物资。也辗转地与冀中根据地取得了联系,但两个冀中派来取货的游击队员在遇到便衣特务突然盘查的时候,因思想准备不足,说漏了是来购买电讯机械器材的,结果一下子引起特务警觉,立即实施抓捕,两个人与便衣特务夺枪,被双双打死。接下来,日本特务对市里所有的电器工厂都严加看守。在杜一朋的身边安插了一个襄理一个秘书,这两个人都是便衣特务。而杜一朋原来的襄理,天天干着实质性的工作,买进卖出却事事要请示便衣特务。

刘海涛以谈广告业务的名义与杜一朋见了面。现在刘海涛在天津地面上声名显赫,虽然不是市公署承认的那种类似翟小倩一样的名家——其实那样的名家很有争议,未必取得所有人的认可——刘海涛这样的名家虽与青洪帮有染,却是带有民间传奇色彩的边缘人物,因此,他到庆昌电器厂来谈广告,便衣特务没有理由阻挡,甚至不敢阻挡。而且,刘海涛和杜一朋在经理办公室的角落里低声谈话的时候,两个便衣特务都没有凑到跟前来。两个人的声音起初还是很大的。

“杜厂长您好!百忙之中前来打扰,还请多多原谅!”

“不客气,不客气,大家都为业务,理解理解。”

“杜厂长,我们杂志社打算为你们厂做一年产品广告,您没意见吧?”

“意见倒是没有,可是,我们现在资金紧缺,拿不出那么多广告费啊!”

“钱的问题好商量,先赊着也行。但现在你需要给我们的日本顾问表示一下。”

“咱们说话小点声好不好?”

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两个人的说话声渐渐小了下来。坐在另一边的两个便衣特务直盯盯地看着这边,洞若观火,却没有阻止他们。

“请问,你是哪边的人?”

“我和冀中是一回事。”

“怎么证明你的身份?”

“你肯定知道姜其武,对不对?”

“那也不能说明什么。我是当厂长的,我知道的人当然很多。”

“你还应该知道周家栋商铺,对不对?”

“周家栋不是死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