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1533年1月1日卡瓦列里致米开朗琪罗书。
(224) 卡瓦列里的第一封信,米开朗琪罗在当天(1533年1月1日)即答复他。这封信一共留下三份草稿。在其中一份草稿的补白中,米开朗琪罗写着“在此的确可以用为一个人献给另一个人的事物的名词;但为了礼制,这封信里可不能用”。——在此显然是“爱情”这个名词了。
(225) 1533年1月1日米氏致卡瓦列里书。
(226) 1533年7月28日米氏致卡瓦列里书的草稿。
(227) 1533年7月28日米氏致卡瓦列里书。
(228) 米氏致巴尔特洛梅奥·安焦利尼书。
(229) 米氏致皮翁博书。
(230) 瓦萨里记载。甘尼米(Ganymede),宙斯神的侍酒童子;提提厄斯(Tityos),希腊神话的巨人,为阿波罗神和阿尔特弥斯女神射死,因他企图施暴母亲勒托。
(231) 瓦尔基把两首公开了,以后他又在《讲课二篇》中刊出。——米开朗琪罗并不把他的爱情保守秘密,他告诉巴尔特洛梅奥·安焦利尼、皮翁博。这样的友谊一点儿也不令人惊奇。当布拉奇逝世时,里乔向着所有的朋友发出他的爱与绝望的呼声:“哟!我的朋友多纳托!我们的布拉奇死了。整个罗马在哭他。米开朗琪罗为我计划他的纪念物。请你为我写一篇祭文,写一封安慰的信给我:我的悲苦使我失掉了理智。耐心啊!每小时内,整千的人死了。哦神!命运怎样地改换了它的面目啊!”(1544年1月致多纳托·贾诺蒂书)
(232) 诗集卷一百〇九第十九首。
(233) 诗集卷五十二。
(234) 诗集卷一百〇九第十八首。
(235) 诗集卷一百。
(236) 诗集卷一百〇九第十八首。诗集卷一百〇九第十八首。
(237) 诗集卷五十。
(238) 在一首十四行诗中,米开朗琪罗要把他的皮蒙在他的爱人身上;他要成为他的鞋子,把他的脚载着去踏雪。
(239) 米开朗琪罗对于卡瓦列里的友谊达到了顶点。尤其在1533年6月至10月,当米开朗琪罗回到翡冷翠,与卡瓦列里离开的时节。
(240) 人家把许多肖像假定为米开朗琪罗替维多利亚作的,其实都没有根据。
(241) 那时代她的精神上的导师是凡龙纳地方的主教马泰奥·吉贝尔蒂,他是有意改革宗教的第一人。他的秘书便是弗朗切斯科·贝尔尼。
(242) JuandeValdes是西班牙王查理-昆特的亲信秘书的儿子,自1534年起住在那不勒斯,为宗教改革运动的领袖。许多有名的贵妇都聚集在他周围。他死于1541年,据说在那不勒斯,他的信徒共有3000数人之众。
(243) BernardinoOo,有名的宣道者,加波生教派的副司教,1539年成为瓦尔德斯的朋友,瓦氏受他的影响很多。虽然被人控告,他在那不勒斯、罗马、威尼斯仍继续他的大胆的宣道,群众拥护他不使他受到教会的限制。1542年,他正要被人以路德派党徒治罪时,自翡冷翠逃往费拉雷,又转往日内瓦,在日内瓦他改入了新教。他是维多利亚·科隆娜的挚友;在离去意大利时,他在一封亲密的信里把他的决心告诉了她。
(244) 皮耶特罗·卡尔内塞基是克雷芒七世的秘书官,亦是瓦尔德斯的朋友与信徒,1546年,第一次被列入异教判罪人名单,1567年在罗马被焚死。他和维多利亚·科隆娜来往甚密。
(245) 嘎斯帕雷·孔塔里尼是威尼斯的世家子,初任威尼斯、荷兰、英国、西班牙及教皇等的大使。1535年,教皇保罗三世任为大主教。1541年被派出席北欧国际会议。他和新教徒们不洽,一方面又被旧教徒猜疑。失望归来,1542年8月死于博洛尼亚。
(246) 亨利·索德所述。
(247) 卡拉法是基耶蒂的主教,于1524年创造希阿廷教派;1528年,在威尼斯组织反宗教改革运动团体。他初时以大主教资格,继而在1555年起以教皇资格严厉执行新教徒的判罪事宜。
(248) 1566年,卡尔内塞基在异教徒裁判法庭供述语。
(249) 雷吉纳尔德·波莱自英国逃出,因为他与英王亨利八世冲突之故;1532年他经过威尼斯,成为孔塔里尼的契友,以后被教皇保罗三世任为大主教。为人和蔼柔婉,他终于屈服在反改革运动之下,把孔塔里尼派的自由思想者重新引入旧教。自1541年至1544年间,维多利亚·科隆娜完全听从他的指导——1554年,他又重回英国,于1558年死。
(250) 1543年12月22日维多利亚·科隆娜致莫洛内主教书。
(251) 见《罗马城绘画录》第一卷。
(252) 见前书第三卷。他们谈话的那天,教皇保罗三世的侄子奥克塔韦·法尔内塞娶亚历山大·特·梅迪契的寡妇为妻。那次有盛大的仪仗——十二驾古式车——在纳沃内广场上经过,全城的民众都去观光。米开朗琪罗和几个朋友躲在平和的圣西尔韦斯德罗教堂中。
(253) 孔迪维记载。——实在说来,这些并不是我们所保留着的维多利亚的信,那些信当然是高贵的,但稍带冷淡。——应该要想到她的全部通信,我们只保留着五封:一封是从奥尔维耶托发出的,一封是从维泰尔贝发出的,还有一封是从罗马发出的(1539—1541)。
(254) 这幅画是米开朗琪罗以后所作的许多《哀悼基督》的第一幅像,也是感应这些作品的像:1550年至1555年间的翡冷翠的《基督下十字架》;1563年的《龙丹尼尼的哀悼基督》;1555年至1560年间的《帕莱斯特里纳的哀悼基督》。
(255) 那时候,米开朗琪罗开始想发刊他的诗选。他的朋友卢伊吉·德尔·里乔与多纳托·贾诺蒂给他这念头。至此为止,他一向不把他所写的东西看得重要。1545年起,贾诺蒂为他的诗集付梓;米开朗琪罗把他的诗加以选择;他的朋友们替他重抄。但1546年里乔之死与1547年维多利亚之死使他又不关切这付印事,他似乎认为这是一种无聊的虚荣。因此,他的诗除了一小部分外,在他生时并没印行。当代的大作曲家把他的十四行诗谱成音乐。米开朗琪罗受着但丁的感应极深。他对古拉丁诗人亦有深切的认识,但他的情操完全是柏拉图式的理想主义,这是他的朋友们所公认的。
(256) 1551年3月7日,米开朗琪罗写给法图奇的信中有言:“十余年前,她送给我一本羊皮小册,其中包含着一百〇三首十四行诗,她在维泰尔贝寄给我的四十首还不在内。我把它们一起装订成册……我也保有她的许多信,为她自奥尔维耶托与维泰尔贝两地写给我的。”
(257) 瓦萨里记载。——有一次,他和他最好的一个朋友卢伊吉·德尔·里乔龃龉,因为他送了他礼物之故。米氏写信给他说:“你的极端的好意,比你偷盗我更使我难堪。朋友之间应该要平等,如果一个给得多些,一个给得少些,那么两人便要争执起来了。”
(258) 孔迪维记载。
(259) 诗集卷一百〇一。
(260) 诗集卷一百。
(261) 米开朗琪罗对于维多利亚·科隆娜的友谊并不是唯一的热情。这友谊还不能满足他的心灵。人家不大愿意说出这一点,恐怕要把米开朗琪罗理想化了。米开朗琪罗真是多么需要被理想化啊!——在1535年至1546年间,正在米开朗琪罗与维多利亚友谊密切的时候,他爱了一个“美丽的与残忍的”女人——他称为“我的敌对的太太”——他热烈地爱她,在她面前变得怯弱了,他几乎为了她牺牲他的永恒的幸福。他为这场爱情所苦,她玩弄他。她和别的男子卖弄风情,刺激他的忌妒。他终于恨她了。他祈求命运把她变得丑陋而为了他颠倒,使他不爱她,以致她也为之痛苦。
(262) 瓦萨里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