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制作了二维码,一扫就能看到坳上红薯的介绍、活动意义的描述、红薯的烹饪方法。拍卖的时候还要进行大段的宣讲,用文字力量说服顾客。他们穿的文化衫上还有这样一行字:“山中红薯唯有江西坳上好”。
最后,孩子们卖了上千箱的红薯。到第一期结束时,已经筹款8000多元,但距离他们的理想数字3万元还有差距。孩子们还在策划精加工的红薯产品,比如红薯干,打算继续做文章。
这种社会活动给孩子带来的成长是多方面的。
充当有意思的角色,并做好岗位总结
孩子们在家里可以“小鬼当家”,在学校里、班级里也可以“当家”。
班级有没有志愿岗?如果没有,可以向老师建议:“老师,我负责咱班的门,保护它,擦拭它,从安全使用的角度来做宣传,这些我都可以做。”
或者,“老师,我负责在班级养两条金鱼,我就做‘鱼长’”。
老师一看孩子的积极性很高,可能会让你做值日班长。值日班长把一件事情做完之后,可写的内容就多了,可以写计划、写总结。如果是值周班长,还可以将这一周的大事小情进行播报,向新闻播报和新闻评论的水平看齐。
孩子还可以担任实践活动的产品经理。比如模拟旅行社,分成若干旅行路线,有去云南的,有去贵州的,有去广西的……设计完路线之后,就开发产品,突出不同的主题,如文化游、历史游、游学、购物游等。
我的班上有一位学生的工作日志如下:
在这次推介旅游产品的制作过程中,我有着难忘的经历和感受。
我体会到了推荐的不容易,听众可能在倾听时质疑,所以一个出色的推荐人要有海量的知识。听众很可能是陌生人,他们不会像熟人一样了解你的演讲方式,甚至不习惯你的推荐方式。与一个陌生人交往,谁都难免有些紧张。但同时,在推荐时我也会很高兴,一个人听了推荐后,对景点很感兴趣,岂不说明你的介绍很精彩吗?
在推荐和交流中,我找到了许多推荐的经验和技巧,比如赠送一些特产,或者表演一些当地习俗。在推荐时可以根据听众的特点,合理地加入一些技巧。比如,针对年轻人就需要用一些流行时尚的推荐语。最后,要善于发现听众的好奇点,要对他们好奇的地方进行深入的讲解。还需要对推荐的景点理解透彻,再加上一些自己的感受,这样的推荐才吸引人。
云南路线经理:杨子江
他的文字一看就是进入了角色,将来有希望成为开发旅游产品的牛人。
作为产品经理,还可以深入社区,和遛弯儿的老人们讲一讲“有一款养老产品,特别适合老年人游玩,而且不累……”,向老人们介绍一下这个旅游路线的特点。
也可以对行色匆匆的上班族进行推荐:“您忙碌完一个项目,可以放松一下啊,请看一看我的游览路线……”
这都是孩子们做过的事情,大家可以想象孩子们的能量有多大。
撰写调查报告、招标方案等
每个学校都有失物招领处,很多学校有小菜园、小动物园。这些场所,我们也可以利用起来。
失物招领
一位三年级的同学,偶然做了失物招领处的义工。值了一周的班之后,他就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建议,还附上图表,最后做了一个失物招领登记表,放大之后,贴在失物招领处。
接下来,失物招领的管理就变得科学有序了。这就是岗位的魅力。
我惊叹于这个孩子的执行力,所以问他整个文本的原创程度有多少,家长有没有帮忙。结论是,90%的内容是孩子自己写的,家长只是负责排版、印刷而已。
小菜园招标
在小菜园招标的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分地。
全校一共有16块地,编为1~16号,对应16个班组群。每个班组群里有三个班。
好的地,平坦,阳光充足;不好的地,背阴,地形古怪,中间可能还有一个大井盖。孩子们要通过演说,让由家长、老师、农林局的专家和学生组成的评审团评价,谁可以拥有优先选择权。
孩子要写清楚:为什么要种地,需要什么样的地,我种了这块地之后,它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我将怎么充分使用它……
我们学校组织的小菜园招标活动一步步完成后,孩子们非常兴奋,毕竟在北京这样的城市能有一大块土地可以任由孩子们去种白菜、土豆、辣椒,非常难得。
其他活动
我们组织的活动多种多样。美术社团的孩子做了“探究中国画的特点”的研究;音乐社团的孩子做了“论BGM的重要性”的研究——我是因为孩子们请我当指导老师,才知道BGM(Bausic)指的是背景音乐;有的孩子写了小论文,比如《论薯片对人体的影响》——我看了孩子们的论文之后,才知道关于薯片居然有那么多有趣的知识;还有的孩子做了“会长头发的颜料”的研究,并且用现场模拟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天地无限广阔,当孩子们把兴趣爱好与学校里的生活联系起来后,就有太多的东西可写了。并且,这些内容极具独创性。
孩子们,大胆地把事情搞起来吧!
以上是我的建议,但并不是要照着做。每所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同学、每个家庭都是不同的。世上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挖掘,只要别闷头苦写,与老师建立起关联,共同做事,路就宽了。
走进社区
让孩子们到社会中去做大事情,搞大的活动,可能很难实现。那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