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崔永元 作家 > 在家中搞事情挖掘优质的写作素材(第4页)

在家中搞事情挖掘优质的写作素材(第4页)

第一个极端:总是提写作文的事。家长不要碎碎念“你要好好看”“你得用心想,拿本子记一下,一会儿写作文用得着”,这样就全完了。

第二个极端:家长比孩子玩得还“嗨”,没有任务感。

折中的原则是家长牢记信条:大人的目的是通过自身言行,加深孩子对事件关键点的印象。

如果家长觉得某件事情非常重要,可以借助外力,比如拍照片来记录瞬间,还可以跟孩子聊细节,比如一起坐过山车,大人觉得坐过山车很有意思,就可以对孩子聊聊自己的感受,自己在某一刻是如何紧张和激动,通过回顾关键环节和全过程,帮助孩子加深印象。

也就是说,既要有心,又不要过度急切地表露意愿和目的。如果把握不了“教”和“玩”的度,天平就应该向“玩”倾斜。

崔永元:

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忘记自己的身份。如果总想着自己是家长,就容易把照顾孩子当成自己的第一要务。

家长应该是一个学习者。

我有一次听到了一首歌叫《熊猫咪咪》。歌词是这样的:“竹子开花喽喂,咪咪躺在妈妈的怀里数星星,星星啊星星多美丽,明天的早餐在哪里,咪咪呀咪咪请你相信,我们没有忘记你,高高的月儿天上挂,明天的早餐在我心里。”

我就想,为什么竹子会开花?我从来没有见过。于是,我开始研究这个信息,原来竹子一开花就死了,熊猫也就没有东西吃了。

我的脑洞一下就打开了:我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竹子都是开花就死,有没有竹子开了花也不死的。我把竹子研究明白了,之后又对熊猫产生了兴趣。

熊猫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它很可爱,但它也可以一巴掌把东西拍飞。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它可爱呢?是谁最早发现了熊猫,又怎么知道它的习性?

我就找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拍摄熊猫的纪录片,果然,熊猫是能够跟人一起玩的,就像狗一样,玩得很愉快。那么,熊猫的性情是怎么来的,根据在哪里?围绕着熊猫,可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问题。

当父母把这些问题抛给孩子时,孩子也能得到启发。

有时候,我问女儿一个问题,她就会上网搜资料,或者去图书馆查资料,很快就能告诉我答案。

所以我建议,家长在“搞事情”的时候,先把自己的身份换掉,从家长变成学习者。

家长:

在写文章这件事情上,大人懂得什么叫泼墨如水、惜字如金。

但对于孩子来说,写作文基本上会流于“流水账”的形式,很难写出条理特别清晰的文章,常常会废话特别多。孩子写作的时候,家长怎么指导孩子养成“抓大放小”的写作习惯,在语言上能更加简练呢?

耿春龙:

我分两个维度来解答。

第一个维度是大人对孩子的习作水平不必抱有过高的期待。

我解释一下《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作文的定义。《语文课程标准》在修订时,把小学生的作文改为“习作”,将低年级的作文称为“写话”。

从词语的变化,能看出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路线,尤其在小学阶段,不要对孩子的作品有太高的期望值。在古时候有“开笔”一说,就是孩子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积累,先生是不会让你动笔作文的。不是到年龄就开始写,而是因人而异,看孩子积累的状态。

所以,不要强求孩子写出高质量的文章,这件事可遇不可求。孩子能写出精彩的作文固然很好,但如果达不到,也很正常。

家长应把目光放长远,别那么急。

如果特别着急想看到成效,往往会适得其反。有的家长想一学期就见成效,有的老师更“可怕”,想两节课就见成效。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的做法只能是讨巧,只能是纯粹地追求技术,只能是照猫画虎、依葫芦画瓢。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绝大部分的创造力和创造意愿会被扼杀。这叫杀鸡取卵、揠苗助长!

第二个维度是不要限制孩子的表达方式。

在母语学习中,每一个孩子在生活中都能讲出生动的话,当孩子经历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或者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会讲得特别好。

但孩子一下笔,反倒没有那么精彩了,因为他们被过多的技术和规范控制和干扰了。

孩子要想写出“好”文章,“好”的标准是什么?

孩子文章的“好”,最重要的标准就是一个字:“真”——真观察、真体验、真认识、真情感。

“搞事情”的目的是加大在孩子动笔之前的阶段的干预,让他有更多样化的体验,有更多的思考,有更多的素材储备。在此基础上,辅以我们平常所教的一些简单的方法和策略就够了。

然而,很多家长本末倒置了,在“如何下笔”这一阶段下了太多的功夫,反倒禁锢了孩子。

崔永元:

家长有一个误区是认为孩子的作文要惜字如金。事实上,孩子的作文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段。

1959年,有一部话剧叫《风暴》,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卖票的时候,走廊上都是人。

这部话剧的主题是“二七大罢工”,主演之一金山出演施洋大律师。他在第二幕有一个演讲,时间大概是3分20秒。到了第三幕,很多观众走了,因为他们买票就是为了听这3分20秒的演讲,这3分20秒真的精彩。

我和宋丹丹老师曾经一起演小品。聊天的时候,我问她:“演小品和拍电视剧收益都比舞台剧好,你为什么还坚持演舞台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