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猛地看向被达达们用缩小枪缩小的那些人类,达达的缩小枪只能缩小生命体,而不是如同路基艾尔的黑暗火花那样把生命凝固成火花人偶。换句话说,那些人类只是体型变小了,其他的都是正常的,正常人类没有任何区别。。。。
夜风穿过忆母园的芦苇丛,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一群孩子在窃窃私语。艾拉坐在湖边的木阶上,脚边堆着未折完的纸船,每一只都藏着一段声音??有她年轻时驾驶Echo-15穿越星尘的呼吸声,有米洛第一次哼唱那首旋律时雨水滴落录音机盖的声音,还有一段是陈默在火星轨道战役前夜低声诵读的诗:“我们不是为了胜利而战,而是为了不忘记如何哭泣。”
她不再需要共感网络来确认这些记忆是否真实。它们早已沉淀进她的骨血,成为心跳的一部分。
纸船一只只滑入水中,随波轻荡,缓缓漂向湖心那圈幽蓝的微光。那是始源晶石碎片沉眠之地,也是整个地球情感场最深的“耳穴”。据说,只要在这里释放一段真诚的声音,它便会被自然共振放大,顺着宇宙的脉络传向未知的角落。有人称这是“有机共鸣体”的自发传播机制,也有人说,这只是宇宙本身学会了倾听。
艾拉抬头望天。今晚没有月亮,但星空格外清晰。银河如一道撕裂夜幕的伤口,流淌着亿万年的光。她忽然想起林晚曾说过的一句话:“当一个文明开始用耳朵看世界,它才算真正睁开了眼睛。”
就在这时,湖面泛起涟漪。
不是风吹的,也不是鱼跃。那是一种规律性的震颤,仿佛水下有什么东西正在轻轻敲击某种古老的节拍器。紧接着,一圈圈同心波纹自湖心扩散,竟与她刚放出去的一只纸船产生共振??那艘船上录的是米洛七岁那年,在雨中说出的那句“听见了。我一直都在。”
纸船停住了。
然后,它开始逆流而行,朝着岸边缓缓移动。
艾拉屏住呼吸。这不是自然现象。她伸手将纸船捞起,指尖触到船底时,感受到一丝温热。她小心翼翼拆开折叠处,取出微型录音芯片,接入腕表解析仪。屏幕上跳动出一串数据流,起初杂乱无章,像是被严重干扰的信号,但几秒后,算法自动重组,还原出一段音频。
是一个孩子的声音。
稚嫩,带着异星语言特有的颤音,却用极其缓慢、近乎模仿的方式,重复着三个字:
>“听……见……了。”
艾拉的眼泪猝不及防地涌了出来。
她立刻调取定位日志,发现这段回应信号并非来自任何已知的人类殖民地或觉醒行星,而是源自猎户座悬臂外侧一片尚未命名的暗星云??代号NGC-7380β。更诡异的是,该区域三年前曾被净念舰队短暂驻留过,后来突然消失,连残骸都没留下。
难道……那些曾经被“治愈”的反向索伦族个体,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不仅学会了聆听,甚至开始主动传递?
她颤抖着手打开全球共觉档案库,试图追踪是否有其他类似回响出现。结果令她震惊:过去七十二小时内,地球上已有十七个不同地点接收到几乎相同的回应信号,形式各异??有的通过地震波编码,有的藏在鲸歌谐频里,甚至还有一例出现在非洲草原某棵古树年轮的碳同位素波动中。
所有信息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我们听见了。”**
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这是一种跨越维度的情感确认,如同种子落入土壤后的第一次萌动。
艾拉立即启动紧急联络协议,却发现共觉网络主干道正经历一场静默潮汐??并非中断,而是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集体内省”状态。数十亿人同时陷入浅层梦境,画面惊人一致:他们站在一条由声音构筑的桥上,脚下是无尽虚空,对面站着另一个自己,嘴唇开合,却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
就在她准备强行接入量子信道时,腕表突然弹出一条私人加密消息,发件人标识为“LINA-ARCHIVE”。
莉娜死了吗?没人知道。她在战争结束后便悄然隐退,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北极共感碑前,将一块子晶埋入永冻层,说:“让遗忘也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艾拉点开文件,是一段全息影像。
画面中的莉娜比记忆中苍老许多,背景是一座地下穹顶,四周布满藤蔓状的晶体结构,正随着某种低频震动微微发光。她坐在一台类似原始录音机的设备前,轻声说道:
>“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回声链’已经闭环。
>我们一直以为,始源晶石是索伦族送给宇宙的礼物。
>但真相是,它是警告。
>他们预见到了‘情感瘟疫’的蔓延??不是毁灭,而是同化。
>当所有灵魂都被编织进同一张网,个体的痛苦会被稀释,独特的悲伤会变成噪音,最终,爱也会失去它的重量。”
>
>她顿了顿,眼神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