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汉风烈烈起南洋篱笆好文学 > 第914章 火烧莫斯科(第1页)

第914章 火烧莫斯科(第1页)

第914章火烧莫斯科

西元1814年8月12日,华夏大虞光中三十九年,原满清嘉庆十九年,农历六月二十七。

虞俄双方交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战役正在惨烈的进行。

坚壁清野这活说的好听,但没有一个大心脏是不可能承受的,因为不管是坚壁还是清野,都是要先砸碎自己家东西的。

实际上很难有一个人能看着自己家几百年的积累,在短时间被砸的稀巴烂而无动于衷。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就无法承受这个,当听到库图佐夫预计在十月烧毁莫斯科城的时候,沙皇差点没两眼一翻昏死过去。

随后,沙俄宫廷展开了激烈的内斗。

别笑,你以为大敌当前应该是同仇敌忾,上下一心举国而战?

有,确实有,历史上大书特书的看着可不少,但恰恰是因为少,才会在史书上大书特书。

更常见的场景是,越是大敌当前,内部的斗争也是激烈。

因为大敌当前内部的蛋糕愈发减少,既得利益集团内部为了自己少受损,死道友不死贫道,会更加激烈的斗争把别人的好处弄到自己口袋里。

也因为大敌当前,很多人会把这种困境归咎于以前掌权的人有问题,只有自己的策略才能救国家。

想法是好的,只是很不幸,太多人有这种想法,觉得自己才是真理,自己才是救世主。

更因为大敌当前,有太多的理由和事情可以用来打击政敌,操作起来还比和平时期简单的多。

很少有人能忍住这个诱惑,选择与家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政敌合舟共济。

甚至就算你能够忍住,也很难说服后面跟随你的人。

因为你不知道你的政敌是不是也会在这个时候选择同舟共济,而不是趁机干掉你。

因此,当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表现出对库图佐夫强烈不满的时候,早就看库图佐夫不满的政敌一拥而上。

他们也不管沙皇罗斯帝国都到什么地步了,直接就疯狂的你争我夺。

最后的结果,就是在战争的关键时刻,库图佐夫直接被解除军职,赶出了宫殿。

库图佐夫为了这次战争组建的大兵团也被解散,取而代之的是沙皇亲自组建的新兵团。

当然,库图佐夫定下的火烧莫斯科,把大虞征俄军补给拉长到三千公里,然后沿途用麻雀战袭扰伏尔加河,断征俄军粮道的作战方案也被放弃。

亚历山大一世亲自参与制定,选择了在下诺夫哥罗德与大虞征俄军决战。

当然亚历山大一世如此不信任库图佐夫,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而是在根子上就出了问题。

当年他祖母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是准备直接传位给亚历山大一世的,但这个决定,最终却因为当时掌握禁军的少壮派军官阻止而被收回。

库图佐夫就是这些少壮派军官的领袖之一。

这仇可真不小,要不是这些年战事频发,需要库图佐夫为国征战,亚历山大一世早就把库图佐夫给整死了。

历史上就差不多,1813年拿破仑开始被迫从俄国撤军的时候,亚历山大一世立刻就强令不许休整,要俄军日夜不停一路打到法兰西去,完全不给一点休息时间。

最终库图佐夫在病中被迫连轴转,活活累死在了战场上。

话说保罗一世和亚历山大一世真不愧是父子,如出一辙的狠毒和小心眼。

当年保罗一世因为苏沃洛夫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心腹而将其逼的抑郁而终。

亚历山大一世同样因为库图佐夫是保罗一世的心腹,而选择将其活活累死。

这个时空都1814年了,库图佐夫还能活蹦乱跳的在圣彼得堡乡下庄园中对俄罗斯的未来感到痛苦,还得多谢大虞征俄军。

这多少有些地狱笑话了。

下诺夫哥罗德位于伏尔加河与奥卡河的交汇处,人口不少,但原本在罗斯帝国内部不算一个军事上的关键城市,但在虞俄战争中,却显得非常关键。

因为伏尔加河在下诺夫哥罗德就会转向朝北,而去往莫斯科的路是朝西。

也就是说大虞征俄军仰仗的伏尔加河水运到了这里就结束了,接着向西去莫斯科四百二十公里只能用马车转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