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俗从傩戏班子开始无弹窗阅读 > 第229章请戏驱傩都尉出关13(第2页)

第229章请戏驱傩都尉出关13(第2页)

禾苗先启唇,吹响玉笛。这一次,不再是《还名谣》,而是她在梦中听见的曲调??来自乱葬岗深处,三百溺亡学童齐声哼唱的摇篮曲。音波荡开,铁链微响,第一枚乳牙脱落,坠地碎裂。

与此同时,林朔开口,声音低沉却坚定:

“张小川,九岁,生于矿区东风巷三号,母刘桂芬,父张建国(注:非静音房同名人),死于1973年4月12日,因声带切除引发感染,临终前仍在哼《让我们荡起双桨》。”

话音落下,第二枚乳牙松动。

接着是王招娣、李秀英、赵奶奶、沈默的女儿沈小雨、北方渔村失踪的十二个姓林的孩子、海外社区那位在唐人街火灾中丧生却未被登记的接线员周阿婆……

每一个名字都被仔细拼读,每一个生平都被完整复述。林朔的记忆力惊人,凭借笔记残页和各地收集的碎片,竟连出生时辰、爱吃的食物、最爱的颜色都不遗漏。禾苗的笛声则如引路之火,将这些名字托举起来,送入石室顶端一道看不见的裂缝。

随着名字不断释放,整座地下空间开始震动。冥骨岩发出幽光,石柱上的铁链一节节崩断。第八十枚乳牙落下时,天空骤然炸雷,尽管地面早已万里无云。

当最后一个名字即将出口??那个从未留下任何记录、只存在于某位老妇人梦中的婴儿“阿毛”??林朔忽然剧烈咳嗽,嘴角溢出血丝。他的肺叶正在萎缩,这是过度使用“唤名术”的代价:每一次呼唤亡者,自身生命就被抽走一分。

“别停。”禾苗握住他的手,将自己的气息通过笛音渡给他,“我陪你到最后。”

林朔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喊出:

“阿毛!生于1966年冬夜,母未知,父未知,死于出生当日,被弃于城郊粪池旁,无坟无碑,无人收殓!今我林朔,代天下人记你之名,许你魂归星野,不再漂泊!”

轰??!

石柱爆裂,青铜匣自动开启。里面没有尸骨,没有遗物,只有一面镜子,镜面漆黑如夜。

镜中缓缓浮现出无数面孔:有孩子,有老人,有青年,有孕妇,有抱婴妇女,有拄拐老人……他们站在一条望不见尽头的桥上,桥下是翻滚黑雨,桥头写着三个血字:

**归途桥**

而桥的另一端,晨光初现,蓝莲花遍野盛开。

“他们等着呢。”禾苗轻声道。

就在此刻,外界剧变。

废弃剧院的舞台之上,投影仪彻底熄灭。但取而代之的是,整片天花板忽然化作巨大荧幕,播放出一段段被封锁的历史影像:某个村庄集体跳傩舞驱邪却被定为“封建迷信”遭镇压;一群学生在教室合唱传统民谣,第二天全部转入“语言矫正班”;一位老教师抱着课本冲进教育局怒吼“不能让孩子忘了祖宗话”,随即被人拖走……

这些画面并非来自单一地点或时代,而是跨越百年,串联成一条清晰脉络:**每一次文化断裂的背后,都有守语司的身影**。

更令人震撼的是,全球多地同步出现异象:

-北极圈内,一座冰封多年的古老村落遗址浮出雪面,村民骸骨怀抱竹简,上面用古汉字写着族谱与家训;

-非洲难民营中,一名失语多年的小女孩突然开口,说的是早已灭绝的闽南语支系;

-日本京都某寺庙地下挖出一口陶瓮,内藏千年前东渡华人留下的语音卷轴,播放后竟是《诗经?国风》的吟诵;

-美国国会图书馆档案室,一台尘封录音机自行启动,传出百年前华工修建铁路时哼唱的劳动号子……

所有声音汇聚成一股无形洪流,顺着地球磁场传播,最终聚焦于中国西南某处群山之间。

那里,一口真正的井显露轮廓。

井口由九块黑石围成,井壁爬满蓝莲花藤蔓,井水不见底,却倒映着漫天星辰??即使此刻是正午。

**终焉之井,现世。**

林朔和禾苗走出地道时,已过去三天三夜。他们虚弱不堪,双眼布满血丝,但眼神清明如洗。笔记本自动合拢,蓝光收敛,却在封面浮现出一行新字:

>“桥已搭成,路已点亮。

>执笛者不止二人,而是每一个记得的人。”

他们来到井边,俯视水面。

水中倒影并非他们自己,而是万千身影:陈皮、张小川、王招娣、沈小雨、三百渔童、十万遗言者……还有更多数不清的面孔,正从井底缓缓上升。

小归站在最前方,手持一支由星光编织的玉笛,微笑望着他们。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