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什么的,并没有特别强的指定。
相比之下,公司里出一张图,最惨烈的时候,有八个甲方盯着:美术总监、创意总监、媒体总监、市场总监……
一人一个主意,每人的主意还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左。
他们又不愿意先打一架,都来给美术下要求。
不管换哪种风格,总有人不满意,经常光草图就要起两个月,然后还要被骂:“怎么就踩不准我们想要的风格呢?”
施南月刚工作的时候以为他们是在精益求精,后来发现,他们也只不过是一阵一阵,甚至他们的审美完全取决于今天刷到什么图、某个公司的发布会又公布了什么东西。
她现在已经完全佛了,反正提前交上去,也不会有好下场,不如等到DDL再交,那就只需要改一两次。
与其在公司内耗,不如做粉圈大佬。
主职只是用来交五险一金的保底,副业才是发家致富的正道,她谁也不粉,粉的是钞票。
不过粉圈很乱,如果是BG的CP粉还好,不存在站反了。
BL的CP粉就很麻烦,主攻和主受看对方是生死冤家,施南月注册了好多个马甲号,每次发稿都要小心翼翼确认再三,不要把主攻的样图发到主受的账号上去。
不过还是差一点出过事,险些发串号。
施南月非常想请宁雅做自己的运营官:“你帮我回复、删贴、发图好不好~每张画我给你提成!”
宁雅没答应,只是推荐她也搞一个舆情监控软件,可以有效抓大放小。
顺便也建议她可以多买几个手机,二手的也可以,每个手机上都写着对应的账号和主营业务,这样就不需要来回切号产生混淆了。
施南月也听劝,她真的安装了舆情监控软件,来向宁雅请教应该怎么设置关键词。
一般公司都只设置负面的关键词汇,比如“公司名字+垃圾”“产品名称+烂”等等。
经过这段时间的高强度网上冲浪,宁雅发现光这些已经不行了。
直接骂垃圾和烂的人有,阴阳怪气和用新发明代词的更多,有的甚至只需要一张图。
比如车企的灵车、比如某餐饮品牌的“后妈严选”……
这让舆情管控更加艰难。
下午的时候宁雅为了争取公司的利益,嘲笑霍免太小心,硬是把原本只有两条的道德条款变成了六页。
现在看看关键词词库,原本也只有一页,现在有十几页,里面有些词是圈外人想都想不到的黑称。
除此之外,还有AI识图的图库,用于检测有没有黑公关把公司的宣传图P成别的什么东西。
不过AI那个弱智,经常会胡说八道,还得靠人。
施南月看着宁雅一个一个加关键词:“要是找到黑公关,是不是就是法务的事了?”
“嗯,法务很厉害的,他们就像核弹,只要一发射,就会赤地千里,无往不利。”
“这么强?要是官司打输了呢?”
“毒酒一杯、白绫三尺,二选一。”宁雅开玩笑。
霍免的身影从拐角出现。
“霍律还没走啊?”刚才在背后蛐蛐法务,宁雅有些不好意思,没话找话。
“我的手机快没电了,能不能借一个充电线?”
“有。”宁雅拿出了一根起码有两米的白色扁编织带充电线。
霍免摸了摸脖子:“不止三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