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纸片子是根据黄金发行的,不,现在是根据石油发行的。
老皇帝有多家巨型石油矿。
理论上来说,他能无限印钱。
而且,现在只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是重工业革命,国企资产会极具膨胀扩张。
等于说,第一次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一轮原始积累罢了。
谁原始积累积累的足够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就能获利最大。
就是说,有钱的会在未来发展浪潮中,翻幂次方的赚钱,没钱的会更没钱,贫富差距会极速拉开。
重工业革命,电力、冶金、钢铁,这些可不是有个几个亿能玩得转的项目。
就是说,未来十年,是皇企和国企极具扩张的时代。
未来,根据专家估算,二者的资产,会超过全社会的70%。
可这并不是一件好事,说明国内经济是一潭死水。
老皇帝的计划中,预计二者相加会控制在40%-50%左右,这样民间才是活水,大明才能源源不断发展。
私企老板看到老皇帝的财务报表,还会发现商机。
做什么赚钱,老皇帝是风向标。
看皇企干什么,他们就跟进做什么,准能赚钱。
同为经商的人,他们佩服老皇帝的经商眼光,这些钱都是老皇帝一分一毫自己赚的。
每一家皇企都能寻根溯源的查到,何时成立的,怎么赚钱的,都有企业历史。
都是靠本事赚的,有什么不敢公开的?
这个时候就会发现老皇帝眼光独到。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他的主要目光就放在重工业上面了。
重工业方面,朝廷是不允许私人资本介入的,除非等到失去战略地位的时候,才会抛售给私企。
而蒸汽革命之前,老皇帝就大面积投资布局了。
现在,国内做起来的大公司里,都有老皇帝的投资,这里面的资产数额就更多了。
也不能只看赚钱的一面,老皇帝赔钱的投资也非常多。
普通人看老皇帝公开的报表,他们也找到了人生意义,进皇企工作。
皇企是招聘制。
不存在什么世袭,爵位都世袭了,商业还搞世袭?
普通人还活不活了。
也没有什么考试,考试有个屁用啊,招聘的是人才,是不是人才,干两个月就知道了。
千万别整什么终身制,那还能有积极性了吗?
大明没有铁饭碗。
国企、皇企和私企一样,全是招聘,能者上庸者下,看的是谁有能力,而不是审核谁祖辈清白,又不是挑选奸细。
明人也没觉得,企业哪里不一样,反正谁都可能被开除。
竞争肯定是非常激烈的。
老皇帝就鼓励竞争,他就让大明疯狂卷。
别说企业了。
官吏也不是铁饭碗啊,基层办事人员,有三种:招聘、恩荫、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