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贵州南四府,做的极好。”
“后来督抚吉林,把吉林做的有声有色。”
“可惜呀,朕没有慧眼识珠,提拔得太晚了,所以他的功绩没有特别多。”
“第三十九,夏埙。”
“夏埙你很熟悉,他的才能,无比显著,是朕都舍不得外放的人才。”
“他做朕的秘书时,就处处为朕绸缪。”
“在外统兵时,打下安南,他有大功。”
“督抚一方时,又让朕十分放心。”
“此人之才,仅次于韩雍,却也是我朝中流砥柱。”
“可惜,近几年他身体不佳,逐渐退出朝堂,去年病逝,是大明的遗憾啊。”
朱祁钰道:“第四十,刘大夏。”
“你可以骂刘大夏贪图权力,但不可否认他的能力。”
“他能去督抚藩国,震慑四夷。”
“他能在地方,做得有声有色。”
“回到中枢,处置事物有条不紊,这样的能臣,上去哪找?”
“第四十一,李侃。”
“李侃你也不熟悉,他从土木堡之变中,被抓做俘虏,逃了回来。”
“景泰早期,他名声不显。”
“可督抚朝鲜之时,他跟开了窍似的,触类旁通,成为朝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胡豅去世之后,他督抚吕宋,把吕宋督抚得井井有条。”
“此人之能,朕只恨早没发现。”
“他本该能位居阁部高位的,可他偏偏扎根地方,朕常常嘉奖他,示意对他的喜爱。”
“正因为过度操劳,所以死得比较早。”
“景泰朝可惜的人物很多,李侃就是其中之一。”
“第四十二,罗绮。”
“第四十三,程信。”
“这两个人,可不是朕的人啊。”
“都是正统帝的人。”
“朕本来极为讨厌他们。”
“让他们去朝鲜做间谍。”
“他们,却用整个朝鲜,换取朕的信任。”
“大明能快速收复朝鲜,此二人居功至伟。”
朱祁钰道:“所以,他们也进入紫金阁功臣之中,实至名归。”
“四十四,马昂。”
“马昂的能力,无可指摘,只是此人心眼太小,做事犹犹豫豫的,缺乏果断大气之意。”
“而且,他善于逢迎。”
“官声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