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能力有目共睹,可以说,朕非常依仗他。”
“朕说过他心眼太小,要改,不然不会长寿的。”
“可他改不了,六十岁就死了。”
“他能在朕眼皮子底下,过了近四十年,且屡有升迁,你就知道他的能力了。”
“第四十五,王伟。”
“王伟此人,是于谦举荐给朕的,他着实有兵法之才。”
“可却是纸糊的兵法。”
“纸上谈兵谁也说不过他,真正打仗啥也不是。”
“不过,他却是个练兵的好材料,交趾水师,就是他一手组建的,而且练得非常好。”
“大明海军的远征军,都出自他的麾下,可见他的练兵之能。”
“他应该榜上有名。”
朱祁钰道:“第四十六,谢迁。”
“朕把谢迁,排在这么远,有谢迁尚在的原因,也有谢迁的能力,着实不如刘健和李东阳的原因。”
“第四十七,高明。”
“高明的能力,朕始终认为比杨廷和、杨一清更高。”
“可高明此人善于明哲保身,看似没有功利心,其实就是欠揍。”
“朕这是年龄大了,不揍他了,不然没他好果子吃。”
“朕把他留给你,你好好用他,他是个非常有能力的人。”
“第四十八,杨一清。”
“杨一清能力有,就是私心太重。”
“他敢拿藩国做实验。”
“等朕没了之后,他就敢拿大明做实验。”
“不过,他的能力确实高绝,等杨一清病逝之时,估计排名还会往上走一走。”
“朕能驾驭他,希望你也能。”
“四十九,杨廷和。”
“杨廷和也是,能力绝佳,等他寿终正寝的时候,排名会提升的。”
“第五十名,项文曜。”
“项文曜也是于谦的人,你对他不熟悉,因为他督抚福建,而且死的比较早。”
“但不可否认,项文曜能力不错,你在福建现在看到的橡胶园、大批的茶树园、花圃等等,都是项文曜的功劳。”
“项文曜督抚福建,是真的造福福建。”
“他死的时候,整个福建痛哭很多天,家家戴孝,这可不是安排的,项文曜确实做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好事。”
“的确,他对中枢功绩没那么大,但对地方,功绩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