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深是个很可爱的老头,说话很幽默,原杰则不苟言笑,此二人相得益彰,在政务上较为针锋相对,私下里私交甚好。”
“寇深先死,不久之后原杰便也去了。”
“他俩至死,都没有返回中枢,扎根西北,将一生都奉献给了西北,朕将他俩葬在西北,全了他们的理想,建庙祭祀他们的功绩,让后人祭奠他们。”
“第十三,张凤。”
“说实话,张凤的能力一般,他是土木堡之变后,被赶鸭子上架的。”
“但他勤勤恳恳做事,只因死的过早,导致名声不显。”
“可是,在景泰朝早期,户部全靠他左支右绌,是他给盛世垫造了基石。”
“张凤病逝在南京,死得特别早,朕当时骂老天爷啊,为什么让朕失去了臂膀。”
“第十四,叶盛。”
“叶盛继承了张凤的事业,经营国朝财库,盛世之初,皆靠他苦心经营。”
“而且,叶盛是朕的死忠。”
“朕极为相信他。”
“第十五,林聪。”
“林聪其人,以刚直著称,可其人并非是真刚直,他督抚河南,入阁后,为直臣张目。”
“他其实胆子很小的,几次被朕吓得尿裤子。”
“可是,朕让他做朕的魏征,他咬着牙也在做,哪怕可能被朕杀死,他义无反顾。”
朱见漭也没想到,林聪是这样的人。
他不知道林聪的黑历史。
“第十六,是李实。”
“李实,可谓是景泰朝第一左都御史。”
“后面无人超过他的功绩。”
“他不是林聪那样装的敢说真话,他是真的敢说真话,他巡视地方,地方官员畏惧如虎。”
“李实若在,天下不会贪腐至此。”
“第十七,刘健。”
“刘健排名这么高,没想到吧?”
“他任首辅十几年,四海承平,并无大错误,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
“别忘了,大明执掌整个世界呀,政务难度可想而知。”
“刘健却处理得井井有条。”
“李东阳,才高八斗,却不如他。”
“第十八,李秉。”
“李秉,你不会忘记了吧?年富打你第一狠,第二狠的就是他。”
“可惜,李秉死得早啊,不然他的排名要超过韩雍的。”
“收复漠北之功,于谦第一,李秉第二,王恕第三。”
李秉值得这么高的评价。
只是李秉回朝之后,功劳不显,被世人遗忘而已。
“第十九,是陈文。”
“陈文不是朕的人,他是正统皇帝的人,但朕依旧用他,他继承胡濙,执掌吏部,过渡了景泰朝最关键的时期,多亏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