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2章
孙承宗话音落下,暖阁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
朱由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御案,目光扫过暖阁内诸臣。
孙承宗的建议老成持重,以目前大明的情况,确实难以支撑长时间大规模用兵,优先巩固漠北,同时盯紧西域,无疑是稳妥之策。
然而,辽国公孙继浚却有些按捺不住,:“陛下!孙阁老所言,虽是老成谋国之言,然未免过于保守!”
“衮布、素巴第、和多和沁新败,士气低落,犹如惊弓之鸟!其部众携老扶幼,牲畜疲惫,行军速度必然缓慢!”
“而我王师新胜,士气正盛!祖大寿、曹变蛟麾下皆是能征惯战之精锐!此时正宜乘胜追击,一鼓作气,挥师西进,将战火引向西域!”
“若能借此大胜之威,联合镇西伯,东西夹击,大量杀伤漠北诸部的兵马,朝廷也就不用担心他们会随时东归了。”
孙继浚越说越是激动,声音都不由的提高了几分:“陛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朝廷不能在漠西驻留大军,一旦衮布他们回返,那此战,以及之前所做的一切,不都全部白费了?”
孙继浚此言,无疑是代表了五府的意见,定国公徐希皋等人尽皆连连点头。
但郭允厚几乎是跳了起来,忙是起身,急声道:“陛下!万万不可!辽国公这是要掏空我大明的家底啊!”
他转向孙继浚,语气很是激愤:“辽国公,你可知此次北伐,耗费几何?自去岁筹备至今,户部已拨付粮秣一百八十万石,龙钞两百五十万贯,这还不算各边镇自行筹措以及漠南诸部贡献之数!”
“大军远征西域?说得轻巧!西域距中原万里之遥,瀚海阻隔,转运艰难,若要支撑祖大寿数万大军西征,所需钱粮何止千万?户部实在是拿不出来了!”
工部尚书宋应星也紧跟着起身,面色凝重道:“陛下,郭部堂所言,句句属实,且不说钱粮,大军西进,火器、弹药、甲胄、箭矢损耗巨大,工部各作坊如今已是日夜赶工,方能勉强支应北伐大军及各地边镇所需。”
“若再开西域战端,工部恐难以及时补充军械,西域地形复杂,气候迥异,大型火炮转运困难,火器效力亦可能大打折扣,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消化漠北,稳固根基,而非贸然西进。”
兵部尚书李邦华也出声附和道:“陛下,辽国公求战心切,可以理解。”
“然郭、宋二位尚书所虑,亦是实情,大军远征,若无充足粮饷、军械保障,一旦受挫,或被断归路,则数万精锐恐有倾覆之危。”
“届时,非但西域不可得,恐漠北亦将动荡,臣附议孙阁老与郭部堂、宋部堂之见,暂缓西征,以固根本为先。”
一时间,暖阁内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
以孙继浚为首的部分勋贵、将领主张乘胜西进,再来一次大战,让衮布、素巴弟他们无力东归。
而以孙承宗、郭允厚、宋应星、李邦华等内阁、部堂重臣,则从后勤等现实角度出发,强烈反对立即发动西域大战。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朱由检听着下面的争论,眉头越锁越紧,感到一阵阵头疼。
“够了!”
朱由检终于忍不住,低喝一声。
暖阁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向面色不豫的皇帝。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烦躁,沉声道:“孙师老成谋国,其所言乃是持重之道。”
“然,朝廷如今确实难以支撑大军长期驻守漠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