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王离当即转身就走,谁知道,刚走出两步,就被萧何在后面扯住了袖子。
“王将军且慢!”
王离愕然转身,有些不解地看向萧何。
不等他发问,萧何就已经说出了他心中的困惑。
“王将军,写奏疏之前,不妨先给令祖写一封家书——说一说你想要出兵吐蕃的原因,以及你准备如何出兵……”
王离瞬间明白了萧何的用意。
这是要自己提前争取到自家大父的支持!
增加此次出兵,以及成为主将的可能,他用力地点了点头。
“多谢提醒,我会的!”
说到这里,他微一沉吟,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如何出兵——萧郡守可是已经有了想法?”
王离已经想好了,在正式的奏疏发出之前,不仅要给自家大父写一封,还得给自家皇太孙妹夫写一封。
萧何闻言,不由笑着轻轻点了点头。
“是有了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正要向王将军请教……”
王离闻言,不由大喜。
“如此,我们先到书房说话——萧郡守,请!”
……
赵郢并不知道,刘邦因功封侯,在自己麾下将士心中到底引起了多大的波澜,此时,他正与前来拜见的冯去疾、陈平和熊心三人,商议着文科考试最后的排名。
“殿下,这是本次科举文试的入围前六名的名单,已经大致圈定,只是有一人的成绩,颇有争议,故而,臣等委决不下,到底该如何定夺,还请殿下示下……”
赵郢点了点头,道了一句辛苦,伸手接过冯去疾递过来的名单,只是扫了一眼,就把目光落在了名单上被人用朱笔重重圈出的名字上面。
“田敬?”
他扭头看向一旁的陈平。
“这个田敬,何许人?”
“回殿下,这个田敬是齐郡田氏子,其父祖曾师从名师许行,对农耕一道颇有研究,此次考试,这位田敬,也是从农耕之道着眼,论述的治国之道,言辞间颇有可取之处……”
赵郢闻言,不由眉梢微挑,露出一丝意外之色。
大农学家许行的徒子徒孙!
“他的试卷可曾带过来?”
“回殿下,已经带了过来……”
一旁的熊心,赶紧转身从身后侍卫手中,挑出早就准备好的试卷,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给赵郢递了过去。
赵郢见状,很是温和地冲他点了点头。
“有劳了——”
“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本固而国愈强,腹有食而思教化……”
整篇文章,围绕着如何加强加强农耕,兴修水利,鼓励生产展开,点出地不分南北,民不分老幼,民心一统的基础,在于能不能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而能不能富足安稳,就在于朝廷能不能重视农耕,进一步提高作物的产量……
“这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