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为啥不信我是重生者笔趣阁最新章节 > 第六百二十二章 该找一些合适的合作方了(第1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该找一些合适的合作方了(第1页)

“这世界上的聪明人太多了。”

“想要低调发展几乎是一种奢望,尤其是在我们的企业规模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继续隐藏在幕后赚钱的难度,可以说从很难变成了不可能。”

叶开自然也注意到了网络上的各种。。。

尚德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手中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窗外夜色如墨,七溪工业园区的灯火稀疏闪烁,像极了父亲病床边那台监护仪上跳动的绿色光点。他没有开灯,任由黑暗包裹自己,仿佛这样就能让时间走得慢一些。

手机又震动了一下,是妹妹发来的照片??父亲躺在病床上,嘴角微微翘起,像是做了个轻松的梦。配文只有两个字:“醒了。”

尚德盯着那张脸看了很久,指尖轻轻滑过屏幕,把照片设为了锁屏。他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医生说得清楚:最多还有四十天,甚至更短。

但他不想再哭了。

他转身坐回桌前,打开电脑,调出绿能芯动力最新的股权结构图。家庭信托已经完成备案,律师团队连夜走完了所有法律程序。20%的股份不可撤销地转入信托基金,未来每年分红将直接打入父母名下的医疗专户,哪怕他明天就消失在这个世界,这个安排也无法被推翻。

“我不是在安排后事。”他对镜子里的自己说,“我是在为活着的人铺路。”

第二天一早,他亲自带队前往石小集团老厂区,召开复产动员大会。会场设在曾经的职工礼堂,屋顶漏雨,墙面剥落,但座椅整齐排列,横幅高悬:“重启荣光,从零出发”。

台上坐着王振国、李工,还有几位从海外归来的原祝春集团技术骨干。他们中有曾在德国研究所工作的材料专家林志远,有主导过非洲光伏电站项目的项目经理赵海涛,还有曾被美国公司高薪挽留却毅然回国的自动化工程师陈默。

尚德走上讲台时,全场安静下来。

“我知道很多人怀疑我。”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整个礼堂,“一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凭什么接手一家万人国企?凭什么说三个月复产?凭什么相信政策会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那些或期待、或质疑、或麻木的脸。

“我不靠你们信我,我只靠事实说话。今天我要宣布三件事。”

第一,从即日起,石小集团正式更名为“绿能芯?石溪科技”,成为绿能芯动力全资子公司,专注柔性薄膜太阳能组件研发与制造。

第二,启动“老兵回归计划”。凡原祝春集团在职五年以上、因企业倒闭离职的老员工,只要通过基础技能考核,一律优先录用,薪资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并额外发放五年工龄补偿金。

第三,实行全员持股机制。一线工人也可参与期权激励,三年内实现核心岗位100%持股覆盖,普通员工持股比例不低于5%。

话音未落,台下已有低语声传来。

“这可不是画饼啊……”一位中年女工低声对旁边人说,“连我们这种打扫车间的都能拿股?”

“你没听错。”尚德接过话筒,“我说的是‘所有人’。这不是慈善,是效率。一台机器可以替代十个工人,但十个有主人翁意识的工人,能让整条生产线活过来。”

他走到王振国身边,拍了拍老人的肩膀:“王主任,您愿意回来当生产总顾问吗?不是临时帮忙,是正式任职,年薪八十万,外加三年期股权激励。”

老头眼眶红了,嘴唇颤了颤,最终只重重点了点头。

散会后,尚德单独留下林志远和陈默。

“你们为什么回来?”他问。

林志远推了推眼镜:“我在慕尼黑接到消息时,正在写移民申请。但我记得2015年我们在B3车间通宵调试参数的日子。那时候虽然累,但我们知道,我们在做一件改变能源格局的事。而现在,你让我看到了当年的火苗重新燃起来了。”

陈默则直言不讳:“我是冲着你这个人回来的。业内都在传你是‘预言家’??提前半年注册‘绿能芯动力’,精准卡位国家新能源战略窗口期;收购石小集团时没人看好,可你现在连设备维护记录都查得清清楚楚。我不信重生这种玄乎的说法,但我信一点:你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尚德笑了:“也许我只是比别人多看了一本书。”

当晚,他在工厂宿舍住了一晚。房间狭小潮湿,床板吱呀作响,但他睡得很沉。凌晨四点醒来,听见远处传来机械运转的声音。

他披衣出门,循声而去,发现竟是B3车间亮着灯。

推门进去,王振国正蹲在真空镀膜机旁,手里拿着万用表检测电路,身旁堆满了图纸和工具。

“王叔?这么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