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清穿甜宠文胤禛推荐 > 180200(第48页)

180200(第48页)

“你独自一人可行?”康熙忽地问道。

李礽从奏本中抬起头,认真点点头,他有点琢磨不出来康熙到底是希望他行,还是不行,说行吧,康熙问了这个问题快十遍了,说不行吧,康熙总在问哪里不行,好纠正,让他也真的没有了脾气。

之所以,还每次答得很认真,是因为他觉得康熙是舍不得。

再过两天,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宫就要移到景陵,尤其是仁孝皇后,意味着以后康熙有了心事,相再同她一诉衷肠可就没有那么方便了,也意味着再一次的别离。

这种情绪之下,康熙一而再再而三地确认这件事也实在是正常。

“汗阿玛,要不同我一起送送额娘吧?”李礽问道。

康熙迟疑了一会,摇摇头,“你去吧,朕就不去了。”

李礽在心里叹气,说不去就不要这两日隔三岔五自己溜过去嘛,真是口是心非的男人。

到了最后一天,康熙最终也没有去,只是在那天去坤宁宫呆了一整日,那是他和赫舍里氏举行大婚的地方,那也是赫舍里氏陪伴他许多日夜的地方,充满了好的坏的回忆。

当日,李礽自己带着诸王以下至八旗四品以上的一半官员、王妃、一品官命妇等前去祭拜,恭送仁孝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宫启程。

虽然仁孝皇后并非李礽的亲生母亲,但是目送着她的梓宫离去,他心里好一阵的难受,就好像原身的情绪依然存在一样,又或者带了几分他自己的苦涩。

这一次,他目送了自己母亲的离去。

第200章台湾

送走了仁孝皇后的梓宫后,一大一小的两个人都消沉了段时间,康熙还陪着太皇太后去了一趟遵化的温泉。

直到七月份,康熙召集了内阁议事,主题便是□□。

这世上,少有雪中送炭,多是趁火打劫,说的就是台湾郑氏。

自康熙初年开始,郑氏不服清朝的统治,时常骚扰东南沿海,对于清廷的招安也不以为意,更是与耿精忠扮演猫捉老鼠的游戏,糊弄康熙,而三藩之乱时,郑经登陆进攻福建、广州等地,与耿精忠合谋,泉州、漳州、潮州等地悉数归顺于他。

直到去年,朝廷也一直在尽力招安郑氏,只要郑氏愿意退守台湾,清朝可既往不咎,和平共处,但再次遭到郑氏拒绝,康熙对此隐忍不发,直到现在,三藩即将平定,此事再次提上议程。

李礽对于郑氏坚持“明朝正统”“反清复明”没啥感觉,毕竟人家就是老朱家一手提拔上来的,感恩在心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但是,沿海的老百姓做错了什么?日日提心吊胆,战事一来,全家遭殃,伤的伤,死的死,日子都没法过下去。

不过康熙想打,这仗还不一定能打呢。

“启禀皇上。”户部尚书上前一步,“三藩之战,持续数年,国库空虚,实难维持。”

再打个台湾,户部尚书觉得自己吊死在国库之中都找不到个垫脚的东西。

“那你可有筹措银子的良策?”康熙反问道。

户部尚书果断闭嘴,他要有良策,何至于站出来反对?皇上想上天,他都能站在底下用嘴吹风,祝他一臂之力。

“明珠是什么想法?”康熙坐在上首,心里隐隐有所期待,当初自己想要削藩,从前朝到后宫均持反对的意见,就是明珠力排众议支持了自己,吴三桂一反,明珠差点被流言蜚语戳成筛子。

“奴才认为户部尚书所言属实,台湾之祸事,非一日之累,须得徐徐图之。”明珠拱手说道。

当初,为了削藩之事,他差点人头落地,如今已经不再是富贵险中求的时候,□□也没有三藩之乱紧迫,他亦不愿意做出头鸟。

索额图从大学士的位置退下去后,明珠独大,他只需要维持这种状态,将索额图死死按住即可,又何必在□□上冒进呢?

康熙的眼中失望一闪而过,“你们其他人呢?”

其他人均是沉默不语,明珠说了反对,其他人要是支持,不就是和明珠作对吗?

谁又有这么大的胆子?

满室的安静让康熙的心不断下沉,忽然听到啪一下拍桌子的声音,他看过去,保成正抱着手呼呼,蠢儿子,用力过猛了吧。

“保成有想法?”康熙笑问道。

“为了我们的宏图伟业,台湾一定要收回来。”李礽振振有词地说道,他还要搞海上贸易呢。

按照郑氏和清廷的关系,不□□,来一艘,他们劫一艘,来一队,他们收一队,那还玩个什么呢?

康熙一愣,宏图伟业是什么?保成对自己扑闪扑闪地眨眼睛是什么暗号吗?

默契呢?默契呢?

李礽心里着急,他又不能直接说自己要搞海上贸易,不然一会儿准得跑题,先要就开不开展海上贸易唇枪舌战,大战三百回合。

好在康熙有把儿子的话放在心上,总算想起来一点点线索,他朝着儿子使了个眼色,让其稍安勿躁,道:“保成言之有理,长治久安是大清的宏图伟业,要想海晏河清,必须将周围的危险全部收拾干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