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明末:杀敌爆装备,富养童养媳最新章节随便看!第254章尽力而为
时间很快到了崇祯九年的三月中,武长风看邸报,九年初,宣大总督梁廷栋。
曾议修宣镇楼台墻垣二百多里,不过算下来,需要本色粮二十三万四千余石,盐菜银十五万六千余两,户部认为本色折色皆无从措办,最后只得作罢。
在今年的年初,保安州各地年景都不是很好,去年没有大雪,到了今年,又没下什么雨。
眼看田地的禾苗长势不好。不过就算如此,保安州相比大明各地己经算好了。
从今年二月开始,山西各地便遭受了旱灾、虫灾,三月。更发生了大饥荒。时饥民无粮,只得食用树皮,草叶,临近山西的河南南阳,也发生饥荒。崇祯帝下诏赈济,并免受灾州县新旧二饷。
不过赈济杯水车薪。甚至官吏贪墨,落不到饥民的手中,一时间,饥民四散,涌入大明各地。
从三月起,陆续有一股股饥民从蔚州,顺圣州等地流入保安州,聚集在州城附近,希望活命,三月中,还陆续有几十,上百的饥民来到舜乡堡下,随着传言到舜乡堡便可活命的消息传开,三月二十日这天,更是有一股上千人的饥民来到。
大明国初时,设有养济院收容灾民,养济孤贫残疾无依者,又设立义塚,掩埋遗尸骨骸。永乐年时,设立饭堂赈济流民,在京师还设立蜡烛、旙竿二寺收容灾民。明中叶后,大明遍立粥厂,赈济灾民。
粥厂本为仁政,不过到了明末,朝中赈恤能力严重不足,各地富户官员也多有冷血,施粥者少,坐视饥民苦寒者多,甚至借机拐买妇女孩童等。自三月饥民来到保安州城后,保安知州与操守官便下令紧闭城门,严加防守,官方却没人出面施粥布善,甚至城中商户米铺又集体抬高了米价,博取暴利。
这种情况下,保安州儒学学正符名启站了出来,他在城内奔走,呼吁富户在城外设立粥厂,不过除了城内的万胜和米店外,响应寥寥,饥民死难者众多。
自三月中有饥民进入舜乡堡地界来,武长风便下令在堡外设立粥厂,赈济灾民,并下令派出一队的舜乡军到处巡逻,埋瘗弃尸等。不过随着饥民越来越多,武长风下令舜乡堡严加戒备,同时在堡外设立的粥厂规模越来越大。
三月二十日,堡外一股上千人的饥民来到,武长风也招集了堡内的大小军官们,商议如何赈济灾民。
厅中气氛沉闷,在场的张衡,熊冶,林道符,迟大成,温方亮,孙三杰,等人都是不语,半响,林道符叹了口气,道:“大人,我们堡内的钱粮也是不多,先前那数百的灾民还好,眼下又来了千人的饥民,下官恐怕……”
他摇了摇头,堡内的财政情况,他是最清楚不过的,就算没有这些灾民,恐怕也只能支撑不到三个月,又来了这么多饥民……
武长风沉思良久,叹道:“同为大明百姓,岂可见死不救?我们堡内也正好缺乏丁口,这些灾民收容起来后,以后开垦荒地,编军练伍,都是最好的人口,粮钱紧张,我会想办法的,无论来了多少灾民,我们都要尽量不死一个。”
温方亮道:“大人仁厚,属下等又岂可落于人后,下官便捐出五十石米粮,用于赈济饥民吧。”
众人都是吃惊地看了他一眼,温方亮虽然富有,家有良田数百亩,不过一口气捐出五十石米粮,也是大手笔。
孙三杰道:“下官也捐出十石米粮。”
孙三杰在舜乡堡也有良田一百多亩,捐出十石米粮,家内的库存也是散出一大半。
武长风欣慰地看了二人一眼,没想到大明军官中,也有这么乐善好施之人。
余者张衡,熊冶,林道符,迟大成,等人也是纷纷捐钱捐粮。他们都不比温方亮与孙三杰二人富有,不过也算是尽到自己心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武长风倒是很满意他们的表态、。
粮食嘛,劲勇堡还有一些,应该足够。
武长风回到宅院后。母亲霍氏对武长风说道:“作孽啊,听说此次山西大旱,饿死百姓无数?为娘也到堡外看了,浑河边上,到处是积尸。丢弃水中,真是太惨了。”
饥民云集州城之下,由于得不到赈济,饿死者众多。埋一尸,需要费钱数十文,保安州官府哪里埋得过来?尸体只是扔到河中,荒野上,任凭狗及乌鸦、苍鹰撕咬。
不过这容易产生疫病,特别是气温快要升高的情况下,武长风只是令一队队的舜乡军出城巡逻。境内有病死饿死的流民尸体,集体挖坑掩埋。浑河上的尸体也是尽量捞出来深埋。不说出于人道的考虑,就是这条浑河,也是武长风未来重要的耕作水源,武长风岂可让她被污染了?
霍氏又道:“听闻今日又有多达千人的饥民来到?堡外己有近两千的饥民了,我们舜堡救济得过来吗?”
武长风叹道:“孩儿只是尽力而为!”
这些饥民来到,为武长风带来了重要的人口,可惜现在赈济,自己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真是遗憾。
郑秀娘此时肚子己是挺起。她沉默了一会儿,道:“哥,您赈济灾民,是大善人。秀娘无用,也想为你分忧解劳,我便组织堡内一些妇女,也出堡做一些事吧。”
霍氏道:“媳妇,你现在有了身孕,不可操劳。也罢,还是由我这个老太婆出马吧。”
郑秀娘道:“婆婆,秀娘无事,这是媳妇的一片心意,还望婆婆成全。”
霍氏知道这个媳妇外柔内刚,性子倔强,一片的心思,只是想为丈夫分忧解劳,见郑秀娘更是要跪下,劝说无用,只得叹气同意了。
武长风沉吟了半晌,道:“也罢,不过秀娘你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