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欢,对吧?”
慕容香兰没有回答林陌的话,而是反问道:“你与我家玲儿相识多久了?”
“应该。。。有七日时间了。”林陌如实说道。
“七日?”慕容香兰一听,眼睛一下子瞪大了:“仅仅七日,便到谈婚论嫁这个地步了么?你们不会觉得太赶了?”
“不会啊,娘亲!”
零玲说道:“我觉得李仙长挺好的呀,为人谦逊、能说会道,几乎没有缺点呀。”
情人眼里出西施。
就林陌目前给零玲的印象,却是几乎无可挑剔。
再说了,就算林陌。。。。。。
昭穗没有立刻启程南归。他将女帝的信贴身收好,伫立山坡良久,直到最后一抹斜阳沉入地平线,书院中孩童们手语比划的剪影仍在窗纸上跃动如画。他知道,这一别或许便是经年。小葵不会轻易离开这里??这片土地埋着她童年失声的痛,也生出了她以画代语的光。而他,身为曾执掌拾音卫的旧人,肩上还压着“语王”降世带来的未知重担。
夜风渐凉,他解下外袍裹紧身子,正欲转身离去,忽觉脚边泥土微动。低头一看,一株嫩绿的野葵竟破土而出,茎秆纤细却笔直向上,在无月之夜泛着淡淡青辉。他蹲下身,指尖轻触叶片,那一瞬,仿佛有低语顺着脉络流入心间:**“她留了一幅画给你。”**
话音落处,地面裂开寸许缝隙,露出半卷被油布包裹的画卷。昭穗心头一震,小心翼翼取出展开??画中是他背对书院远去的身影,肩披星河,脚下延伸出无数条交错的小径,每一条路上都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影:有的手持玉符,有的执笔作画,有的捧书诵读……而天空之上,初声钟虚影高悬,钟体内浮现出婴儿沉睡的轮廓。
画卷角落,一行小字如针尖刺入眼底:
>**“你走你的路,我守我的声。但若有一天钟不再响,请记得回来找我。”**
他的喉头猛地一紧,像是被什么无形之物攥住。这不是告别,是约定。小葵从未说出口的那些话,全藏在了这一笔一墨之间。他缓缓卷起画轴,用腰带牢牢系在背上,如同负起一段无法言说的誓约。
翌日清晨,昭穗策马南行。沿途所见,皆与往昔不同。村庄里多了书写板与绘墙,街头巷尾常见人以手势交流,偶有孩童用炭条在地上写满句子,引来围观者会心一笑。言语正在复苏,但不再是单一的声音统治一切??画、字、手语、音律,百花齐放。这正是闻临终所愿:**言语自由,而非强制统一。**
十日后,他抵达皇城。宫门巍峨,朱漆未褪,可守卫已换成了佩戴彩绘面具的“言卫”,他们不佩刀剑,只携竹简与画匣。通报后,昭穗被引入内殿偏厅。等候不过片刻,帘幕轻掀,素言走了进来。
她剪短了长发,一身素白衣裙,胸前挂着一枚新铸的玉铃,形制与昭穗所持略有不同,却同出一源。她看了他一眼,嘴角微扬:“你迟了三天。”
“路上停了一夜。”他低声答,“看了她的画。”
素言沉默片刻,走到案前倒了杯茶推给他。“她没跟你一起回来?”
“她说,聋哑孩子听不见钟声,但能看见颜色里的温度。”昭穗接过茶,热气氤氲中映出自己疲惫的脸,“她要教他们‘看见声音’。”
素言点头,目光落在窗外御花园中那棵重新栽种的梧桐树上。“女帝产后一直闭宫调养,今日才召见我们。太医说那孩子……确实与众不同。”
“怎么个不同法?”
“他从不哭闹,也不睁眼。可每当有人在他耳边说出真心话,他的指尖就会轻轻颤动,像在回应。若是谎言,哪怕语气再诚恳,他也毫无反应。”她顿了顿,“更奇怪的是,昨夜初声钟忽然自鸣三次,无人敲击,无风自动。宗门长老说是‘语王’与钟产生了共鸣。”
昭穗心头一凛。这意味着婴儿尚未开口,灵魂已然与言脉相连。这种天赋,远超历代守钟人。
正说话间,内侍来请。二人随行穿过九曲回廊,最终步入一座封闭的暖阁。室内焚着安神香,光线柔和。床榻之上,女帝半倚而坐,面色虽显憔悴,眼神却清明如镜。她怀中抱着一名婴孩,裹在绣有“万象归言”四字的锦缎之中。
昭穗跪拜行礼,还未起身,便觉一股奇异波动自婴儿身上扩散开来。那不是声音,也不是气息,而是一种纯粹的“感知”??仿佛整个房间的思想都被轻轻拂过,一一检视。
“起来吧。”女帝轻声道,“不必拘礼。如今我已非掌门,只是这孩子的母亲。”
素言上前一步:“陛下,关于‘语王’的养育,宗门已有诸多提议。有人主张将其送往言渊深处,由古阵庇护;也有人说应交由拾音院严加看管,以防被人利用……”
“都不行。”女帝打断她,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他是人,不是工具。我要他像普通孩子一样长大??犯错、流泪、欢笑、质疑。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理解‘言语’的意义。”
昭穗忍不住开口:“可若有人觊觎其能力,试图操控呢?裴阙虽死,静默残党未必尽除。况且……天下总有惧怕真实之人。”
女帝低头看着怀中婴儿,指尖轻抚他奇特的耳廓??那形状宛如两片微张的贝壳,似乎能捕捉空气中最细微的震颤。“所以我需要你们。”她抬眼看向二人,“昭穗,你是最后一个亲眼见过闻的人,也是唯一继承玉符之人;素言,你流着拾音世家的血,又亲手撕开了父亲编织的谎言。你们都不是为了权力而守护言语的人。”
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些:“而小葵……她能让无声者发声。这样的人,不该被困在一隅。”
“您想让我们去找她?”昭穗问。
“不是‘找’。”女帝摇头,“是‘请’。我以天下之名,请她归来,共立‘言塾’??不设门槛,不论出身,凡愿表达者皆可入学。画、书、歌、舞、手语……皆为言语之道。我要让这个世界明白,说话不是特权,而是权利。”
素言动容:“若您真能建成此塾,或将终结千年来‘谁有权说话’的争斗。”
“但我一人做不到。”女帝望向窗外,“朝中仍有旧臣主张恢复‘缄口律’,认为太多声音只会引发混乱。他们称‘语王’为灾星,说他将带来言语暴政。若无你们三人并肩,这场变革撑不过三年。”
昭穗握紧拳头,脑海中浮现小葵在雪地上燃烧画卷的那一幕。那时她以血为墨,唤醒了闻的灵魂;如今,是否又要她挺身而出,对抗整个时代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