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主角叫二狗的都市 > 第783章机会(第1页)

第783章机会(第1页)

聚餐结束之后,陈启山开车送郝晓丽和杏婶回家。

等她们升起了炉火,陈启山才回家,此时陈老四已经带着程佳欢回去,刘影和黄一妹也带着孩子们回家了。

“黄小妹很激动呢,”彩云和陈启山一起泡脚的时候。。。

列车在铁轨上颠簸前行,窗外的风景由葱郁山林渐变为荒芜戈壁。小穗将额头贴在冰凉的玻璃上,呼吸在窗面凝成一小片雾。她闭眼,耳中却不断回响着那句“妈妈对我说早安(定制版)”。那不是一句普通的播放列表标题,而是一把钥匙??打开某个庞大系统隐秘门扉的引信。

她掏出红色录音笔,轻轻摩挲外壳。这支笔早已不只是记录工具,它被植入了从“人间频率库”剥离出的核心算法残片,能识别并捕捉那些被修饰过的情感信号。更关键的是,它与青瓷碎片共振,只要靠近“归巢信号”的源头,便会自动激活一段预设程序:**采集、加密、上传**。

小女孩仍在笑,耳机里传来温柔女声:“宝宝乖,今天也要开开心心哦。”声音甜得发腻,毫无瑕疵,连呼吸节奏都精准得像节拍器。小穗盯着那对粉色耳机,忽然想起陈禾曾说过的一句话:“最危险的谎言,是让你以为它是爱。”

她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情感驯化始于童年,控制从“第一声呼唤”开始**。

火车驶入一段长隧道,黑暗如墨倾泻而下。就在这一刻,录音笔突然震动,屏幕亮起微弱红光,显示已捕获一段异常频段??正是“归巢信号”的变种,编码方式比旧版复杂三倍,但内核未变:通过模拟亲人语调,建立心理依赖。

小穗迅速按下保存键,同时启动反向追踪。数据流逆向爬行,穿过层层伪装服务器,最终定位到一个位于甘肃与新疆交界处的封闭网络节点,IP地址归属地标注为“废弃气象站”,但卫星图显示,那里有一圈环形建筑群,外围布满太阳能板和电磁屏蔽网,形似一朵金属之花扎根于沙海。

“静语绿洲”,真的存在。

她立刻尝试用摩斯密码向陈禾发送坐标,却发现通讯模块受到干扰。这不是普通的技术故障,而是某种定向压制??有人在监听所有高频段的异常信号。她冷笑一声,转而将信息编码进一段童谣音频,上传至区块链节点,并设置触发条件:当任意终端连续播放该童谣超过七遍,即自动解密并广播位置。

做完这一切,她靠回座椅,心跳仍未平复。她知道,自己正踏入一张精心编织的网。可她也明白,唯有深入其中,才能斩断根系。

三天后,她抵达戈壁边缘小镇??风井子。这里常年刮着咸腥风,房屋低矮破旧,街上行人稀少。镇中心立着一块褪色广告牌,画着一群孩子手拉手围成圆圈,背景是蓝天白云和一座白色穹顶建筑,标语写着:“心灵花园,守护纯真。”

小穗换上志愿者服装,谎称来自南方某公益机构,专程来考察“情感启蒙计划”的实施效果。接待她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女人,自称李主任,笑容温婉,语气柔和得近乎刻意。“我们不做治疗,只做陪伴。”她说,“每个孩子都会拥有专属的‘心灵伴侣’,帮助他们表达情绪,建立安全感。”

“那他们的亲生父母呢?”小穗问。

“很多孩子没有父母。”李主任轻叹,“或者,父母本身就是创伤源。我们要做的,是切断负面记忆链,重建健康情感模式。”

小穗心中一沉。这话说得冠冕堂皇,实则是在**系统性抹除真实情感连接**,代之以可控的虚拟依恋。她请求参观园区,被允许进入外围活动区。透过玻璃墙,她看见十几个孩子坐在圆形教室里,头上戴着半透明头环,闭目冥想。墙上投影着柔和光影,伴随着低频音乐,像是某种催眠仪式。

一个男孩突然睁开眼,眼神空洞地望向她。那一瞬,小穗浑身汗毛竖起??那双眼睛,竟与苏鸣少年时一模一样。

她强忍震惊,继续观察。午饭时间,孩子们排队领取餐食,每人手腕上戴着智能手环,监测心率与情绪波动。食堂广播循环播放着“妈妈的声音”:“宝贝慢点吃,别噎着。”“今天表现很棒,妈妈为你骄傲。”每一个声音都温暖细腻,却没有一丝个性差异。

小穗悄悄打开录音笔,试图采集样本。刚录下十几秒,手环突然发出轻微蜂鸣,一名工作人员快步走来:“您的设备需要登记,请交给我们统一保管。”

她笑着递出录音笔,心里却冷笑:他们果然能侦测非授权记录行为。但她早有准备??这支笔只是诱饵,真正的采集装置藏在她的发卡夹层中,采用被动接收技术,无需主动发射信号。

当晚,她住进园区安排的招待所。房间整洁得诡异,连床头灯的角度都精确到度。半夜,她听见走廊传来脚步声,极轻,却规律得不像人类行走。她屏息侧耳,发现那是机械轮轴滚动的声音。

凌晨两点十七分,房门缝隙下塞进一张纸条,字迹潦草:

>“别信膳食。他们把‘安抚剂’混进牛奶。第三个房间的孩子已经开始遗忘真实母亲的脸。来找我,B区地下二层通风口。”

没有署名。

小穗攥紧纸条,心跳如鼓。这张纸条不可能是工作人员所留??监控无处不在,任何违规传递信息的行为都会被立即发现。唯一的解释是:**内部已有觉醒者**,且掌握规避系统的方法。

她等至凌晨四点,借着月光摸黑出门。园区夜晚实行半封闭管理,巡逻机器人每十五分钟巡检一次。她凭借多年反追踪经验,利用通风管道阴影移动,终于抵达B区。地下二层入口被铁栅栏封锁,但锁具锈迹斑斑,显然久未使用。

她撬开锁,钻入黑暗通道。空气潮湿阴冷,墙壁布满霉斑。前行约百米,忽闻细微咳嗽声。转角处,一个瘦削身影蜷缩在角落,穿着清洁工制服,脸上戴着防毒面具。

“你是谁?”小穗低声问。

那人缓缓摘下面具,露出一张年轻却憔悴的脸??竟是当年“忆语中心”的实习生小周!他曾参与早期语音合成项目,后来莫名离职,传闻说他精神出了问题。

“我还记得你。”小周声音沙哑,“南岭的姑娘,来找真相的。”

“你怎么会在这儿?”

“我自愿来的。”他苦笑,“他们以为我疯了,其实我只是拒绝修改数据。我知道‘心灵花园’不是慈善,它是‘心源科技’的延续,甚至更极端。这一次,他们不满足于修复记忆,他们要**从零开始制造听话的灵魂**。”

他拿出一枚微型存储卡:“这是三个月来采集的脑波数据。孩子们每天接受‘梦境引导’,系统会根据他们潜意识中最渴望的情感模式,生成专属‘母体声音’。久而久之,他们会把那个声音当成真正的母亲,哪怕亲妈站在面前,也无法唤醒情感共鸣。”

小穗接过存储卡,指尖发颤。这已不是欺骗,而是**情感殖民**。

“还有更糟的。”小周转身指向墙壁一处裂缝,“你看那边。”

她凑近细看,发现裂缝后竟藏着一面单向镜。透过镜子,可见一间密室,中央躺着一名约五岁的女孩,全身接满导线,头戴特制头盔。屏幕上跳动着复杂的脑电图,旁边标注:“第9号实验体,情感剥离进度87%”。

“他们在测试‘完全替代’。”小周说,“一旦成功,这套系统就能推广到全国幼儿园,甚至家庭育儿终端。以后的孩子,不再需要真实父母,只需要一个永远耐心、永不疲惫的‘电子母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