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郡主家的园林是请大周朝最有名气的设计大师亲自设计的。
不管风格用料还是设计全都是最好的。
孙舒凝第一次看见这么漂亮的园林,满目青翠,满目新奇大气的建筑,满目漂亮鲜艳的荷花。
她这个话本子新手,一时间都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
反正心情特别特别明媚舒畅。
“好漂亮!”孙舒凝不由得感叹。
杨倩有个做官的叔叔,她父亲虽然没有官职,但在学堂里教书,也算得上书香门第。
见识比孙舒凝多些,也忍不住感叹,“真的好漂亮,看那片荷花,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漂亮的荷花。”
孙舒凝忍不住想起先祖。
“想当年,我们孙家祖上也是有从龙之功的,还被封了侯爵,可惜后来一代不如一代,现在想维持住书坊生意都很难。”
如果孙家没有没落,那她也能在这么漂亮的园子里长大了。
杨翰林听说过一些孙家书坊的事。
“有机会的话,我跟院士提一嘴,看看翰林院书籍刊印能不能从你们孙家书坊走。”
孙舒凝叹了口气:“算了吧,我们家技术落后,人员也不够,勉强从我们家做,我都害怕做不好给你添麻烦。”
这就是孙家越做越差的原因。
有了生意,她都不敢接。
“小凝凝,你怎么来了?”
孙舒凝忽然听到熟悉的声音,扭头寻找,果然看见王墨韵站在不远处跟她摆手,“我在这呢——”
在陌生的地方,忽然看见熟悉的人,总会多几分好感。
孙舒凝伸手回应他,“我和倩倩一起来的。”
王墨韵急急忙忙跑过来,拉着她向大家介绍。
明月郡主举办的荷花宴,王墨韵作为赞助商,是第一个被邀请的。
不过今天王墨韵的未婚妻也在场,所以他没邀请孙舒凝。
这会见到,恨不得把人标记上,到处跟人炫耀,“这是我小青梅,我们从小一起长大。”
虽然明月郡主邀请的都是王孙公子,可王家有钱,只要王墨韵想做官,随时都可以捐一个。
他在一众贵人中,并没有被蔑视,相反还混的如鱼得水。
这些公子贵人中,不少听过十万两黄金的故事。
有人笑着打趣,“这就是王公子十万两黄金求而不得孙家美人吧。”
王墨韵没有半点生气,反倒开起自己的玩笑:“是啊,小凝凝看不起我这不着调的,不愿意嫁。
不过十万两黄金只是聘礼,只要小凝凝嫁过去,另有十万两黄金酬谢,保她一生衣食无忧。”
二十万两黄金,折合白银至少二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