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选“驱邪避凶”的传统款,有人则让刻上“阖家安康”的新句。
卖灯笼的铺子更显眼,门口挂着大大小小的灯笼,有纸糊的圆灯笼,也有竹编的兔子灯,孩童们拉着父母的手,吵着要买“会亮的灯”。
掌柜的笑着应:“放心,灯油管够,正月十五上元节也能用!”
还有卖胡食的摊位,胡商戴着尖顶帽,吆喝着“胡饼、毕罗,热乎的!”
吸引了不少行人。
贞观年间丝路通畅,长安城里的胡食早已成了百姓过年的“新鲜口味”。
最热闹的要数“西市”的酒肆,屠苏酒、新丰酒摆满了柜台,酒肆老板特意挂出“年节特惠”的木牌,“买一坛送一瓢,过年守岁喝个够!”
往来的文人墨客常聚在这里,有的吟诗作对贺新年,有的则聊起栲栳村的印刷术,“听说新印的《论语》都卖到长安了,比手抄本便宜一半,年后我也得买一套”
印刷术的红利虽还没完全铺到长安,但已有零星的新印书籍流通,成了文人圈里的“年节新鲜事”。
腊月廿九这天,几乎每家都在“扫年”,男子拿着扫帚清扫庭院,女子则在屋里擦拭门窗。
孩童们也不闲着,帮着递抹布、搬凳子,偶尔偷偷摸块灶台上的糕。
父母看见了最多就是笑笑。
到了腊月三十“岁除日”,里巷里的炊烟就没断过。
百姓们忙着做“年食”,把粟米磨成粉做“年糕”,家境好的还会做“酪樱桃”。
李世民长孙皇后一直没有等到李丽质几人回去的消息。
带着不少皇宫里面准备好的年货,去了栲栳村。
跟着一起去的,还有程咬金和秦琼。
之前程处默程铁环和秦怀道一直在萧然家里。
逢年过节的,自然要表示一下。
李丽质和李泰李恪自然明白,要回去。
但是两个小公主没有想这些。
一直等到李世民等人来。
萧然王绩孙思邈几人出去迎接。
“世伯,岁除安康!”萧然笑着走过去。
这是跟其他人学的,萧然也不知道。
“好好好,岁除安康。”李世民心情不错。
“怎么带这么多东西。”萧然被吓一跳,这一次有点吓人。
“给老先生和王先生的,你不用客气,顺便给栲栳村的”
李世民确实是给栲栳村的人也准备了一份。
只不过李世民不打算自己发放,让萧然去发。
程处默李恪几人帮忙搬回院子里面。
“世伯,留下吃饭吧!”萧然客气了一下。
“今天不太行,家里还有其他人”李世民说的很隐晦,这个日子他确实走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