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恋爱疗愈手册免费 > 第137章 恋爱是什么(第1页)

第137章 恋爱是什么(第1页)

为医学而献身……

林泽现在是体会到这句话的实感了,并非是像一句口号似的空话一样。

其实在东京大学大学院医学部的走廊里,到处都写着这样的标语,类似“精研医术,诚修医德,以风险诠释医者本色”,。。。

纳木错的清晨总是来得缓慢。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湖面仍沉在一片幽蓝之中,像一块未醒的梦。林小满站在临时搭起的帐篷外,望着远处雪山倒映在水中的轮廓,仿佛整座高原都在呼吸。她裹紧了羽绒服,手里捧着一杯热姜茶,指尖被暖意一点点唤醒。

小舟从帐篷里走出来,肩上扛着测量仪。“风速每秒三米,湿度四十七,适合施工。”他说,声音低沉却带着笑意,“你昨晚又熬夜画图纸了?”

她点点头,没否认。“我想把入口设计成一条斜坡,不设门槛。人可以走,可以坐轮椅,也可以爬进来。纪念馆不该有‘进入’的仪式感,它应该像空气一样自然。”

小舟看着她眼下的青黑,轻声说:“你变了。”

“是吗?”她笑了笑,“我觉得我只是终于开始做回自己。”

他们开始清理场地。这片靠近湖岸的缓坡原本是牧民放羊的地方,杂草丛生,碎石遍布。十多个志愿者陆续抵达??有建筑师、心理咨询师、手语翻译,还有一个失语症康复者,名叫陈默。他不会说话,但用一支炭笔在速写本上画出了整个空间的光影构想:一面弧形的玻璃墙,半埋于地下,白天反射天空,夜晚映出星河;中央是一圈环形长椅,由回收木材制成,表面保留着原始的裂痕与节疤。

“他说,”小舟替他翻译,“真正的沉默不是空无一物,而是容纳一切声音之前的静止。”

林小满怔了一下,随即点头:“就按他的想法来。”

第一天傍晚,他们在湖边生火做饭。高原的风刮得厉害,锅盖被掀翻了好几次。陈默默默起身,用石头压住四周,又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锤子,在地上钉进几枚铁钩,把防风布固定成三角形。动作利落,眼神沉静。

林小满坐在旁边削土豆,忽然开口:“我小时候最怕风。每次刮大风,我就躲进衣柜,抱着周晚留下的那条旧围巾。我以为只要听不见外面的声音,痛苦就会消失。”

陈默停下笔,抬头看她。

“后来我才明白,风一直都在。我只是学会了不再逃避它。”她将削好的土豆放进锅里,水面漾开一圈涟漪,“就像现在,我们不是要建一个‘治愈’人的地方,而是让人知道??你可以带着伤痛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也没关系。”

陈默低头写字:【我在医院住了七年。每天都有医生问我“你想说什么”,可我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直到有一天,一个护士只是坐在我床边织毛衣,整整两个小时,一句话都没说。那是我第一次觉得,我不是病人,我只是一个人。】

林小满读完,眼眶微热。“所以这次,我们不采访,不记录,也不拍照。人们来了,坐着就好。走了,也不必告别。”

第二天清晨,第一批建材运到了。卡车陷进了泥地,众人合力推车,喊号子的声音惊飞了一群藏雪鸡。阳光洒在湖面上,碎成千万点金光。林小满卷起袖子搬砖,手掌磨破了也不停。小舟劝她休息,她摇头:“这是我第一次为自己做事。我不想再躲在‘项目意义’后面偷懒。”

第三天,地基开始浇筑。混凝土搅拌机轰鸣着,尘土飞扬。陈默戴着口罩,蹲在一旁用粉笔在地上标注座椅间距。他的动作很慢,但极其精确。林小满注意到,他在每个座位之间都留出了约八十厘米的距离??足够亲近,又不至于压迫。

“他说,”小舟解释,“太近会让人想逃,太远会让人孤独。这个距离,刚好能听见对方的呼吸,却不被打扰。”

林小满蹲下身,用手丈量了一下,笑了:“真准。”

那天夜里下了场雪。清晨醒来,营地银装素裹。林小满推开帐篷门,看见陈默已经站在湖边,手里握着一根细长的木棍,在雪地上一笔一画写着什么。她走近一看,竟是《沉默手册》里的句子:

>“有些思念太重,不必出口。”

她站在原地,没有打扰。直到陈默写完最后一句,转身看见她,才微微点头。两人并肩而立,望着雪落在湖面,无声融化。

第七天,主体结构完成。那面弧形玻璃墙在晨光中宛如一道凝固的波浪,映着流动的云影。内部尚未装修,但空间已显出某种庄严的温柔。林小满走进去,脚步轻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她坐在中央长椅上,闭上眼睛。

风穿过缝隙,发出低吟般的哨音。

湖水拍岸,节奏如心跳。

她的呼吸渐渐与之同步。

不知过了多久,小舟也进来了。他没说话,只是坐在她身旁。良久,他低声问:“你觉得周晚会喜欢这里吗?”

林小满睁开眼,望向玻璃外的雪山。“我不知道她会不会喜欢,但我相信,如果她活着,也会需要这样一个地方??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坚强,只需要存在。”

小舟点点头:“那我们就叫它‘周晚之家’吧。”

她愣了一下,随即摇头:“不。这里不属于任何人。它是所有沉默者的避难所。我们要叫它……‘静屿’。”

“静屿。”小舟重复一遍,嘴角扬起,“好名字。安静的岛屿,漂浮在喧嚣世界之外。”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