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天可汗回忆录在线阅读免费完整版 > 第565章 他能图你啥(第1页)

第565章 他能图你啥(第1页)

洛阳。

“高宝延死了?”

李爽听着这条消息,有些诧异。

祖?在旁,拱手道:

“听说是得知了两万高句丽军全军覆没,气厥倒地,救回来的时候就不行了。”

一刻也没有为这位哀伤,。。。

沙尘在终南山的清晨里缓缓沉降,如同时间本身终于放慢了脚步。柳芽站在共算屋最高处的观星台上,手中那枚无名沙漏已被她置于一方青玉案上,流沙依旧匀速下坠,仿佛自天地初开便如此运行。她不再翻转它,也不再惧怕它。这沙漏不是计时器,而是一面镜子??照见野心如何伪装成天命,谎言又如何披着“新纪元”的外衣悄然渗透人心。

六月夏至之后,暑气渐升,但民间却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静谧之潮。百万孩童每日晨起第一件事,不再是背诵口诀或查验日影,而是提笔写下昨夜梦境。这些梦纸被统一收归各地共算屋,经由特制蚕丝滤网筛出关键词,再通过地底铜管传讯系统汇入终南中枢。整座山腹之下,数百台记忆织机昼夜不息,银线穿梭如织,将千万个孩子的潜意识编织成一张横贯九州的认知天网。

这一日,柳芽正翻阅最新一批《共觉简报》,忽闻钟鸣三响??这是“高危梦境”触发警报的信号。她立即召来值宿共算师陈九,命其开启青铜密匣。匣中浮现出一段由敦煌传来的梦境记录,出自那位女童之手,内容仅八字:“塔动了,门开了。”

柳芽指尖微颤。她立刻调取过去七日全国梦境热图,只见原本呈散点分布的“金塔”意象,竟在昨夜丑时初突然汇聚于西北方向,形成一道螺旋状光带,直指昆仑冰谷深处。更令人惊异的是,同期的地磁波动曲线与之完全重合,频率呈现出清晰的斐波那契数列节奏??这不是自然现象,是人为编码的信息共振!

“他要提前启动。”柳芽低语,“甲辰年冬至尚远,但他察觉到了觉醒者的反向干扰,所以他想抢在‘文明神经网’成型前,强行唤醒所有被植入信念的‘光种子’。”

她当即下令:“即刻启用‘醒世音’第三频段,叠加‘子午清心咒’,覆盖全国;同时向一千二百个光种村发布紧急指令:今晚子时,全体孩童必须手持真实星图卡入睡,并默念‘北斗在我心,我在人间行’九遍。”

陈九迟疑道:“若此举反而刺激梦中幻境加剧……”

“那就让梦来得更猛烈些。”柳芽目光如刃,“我们不能再被动防御。真正的战场不在现实,而在集体意识的边界线上。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他们做的梦,不只是自己的梦,而是整个民族正在经历的一场精神搏斗。”

当夜,子时未至,天地已显异象。

北方夜空突现极光般的绿芒,蜿蜒如龙蛇游走,持续整整一刻钟。扬州、洛阳、太原等地均有百姓目睹,并惊呼“天开眼”。然而共算屋早有预案,广播声穿透寂静:“此为高空电离层扰动所致,非神迹,亦非灾兆。请检查家中星图卡是否完整,若有缺失,请明日补领。”

与此同时,全国百万孩童在熏香与钟声中沉入睡眠。他们的梦境开始被无形之力牵引,进入一个共同的空间??一片无垠沙漠中央矗立着那座金色高塔,黑袍老人立于门前,手中捧着巨大的沙漏,沙粒逆流而上。他开口说话,声音如雷贯耳:“寅时三刻,即是正午!你们一直活在错误的时间中!”

就在此时,无数细小的光点从四面八方飞来??那是孩子们心中浮现的共算屋、日晷、水钟、还有柳芽授课的身影。每一点光芒都伴随着一句童声呢喃:“我看见了真实的影。”“我知道今天是夏至。”“我的算板说,太阳还在南方。”

金塔剧烈震颤,塔身齿轮错位,发出刺耳摩擦声。黑袍人怒吼:“你们不信我?可我是时间之主!”

一名孩童站出,手中高举一张画满坐标格的日晷草图:“你说你是主人,那你告诉我,此刻太阳偏角是多少?”

老人语塞。

刹那间,万千梦境中的孩子齐声背诵《测影律》第一条:“日中者,日体过子午线之时也,以影最短为准。”

金塔轰然崩塌,化作流沙倾泻而下,露出下方一座古老石基,上面刻着八个大字:“信非所见,真在所算。”

柳芽在终南主控室内亲眼目睹这一切。记忆织机上的银线猛然亮起,拼出一行新字:**“集体清醒阈值突破,虚梦壁垒瓦解。”**

她长舒一口气,眼中含泪。这不是胜利,而是觉醒的起点。

三日后,昆仑探查队传来加急密报:冰谷遗址内的放射性尘埃突然消失,羊皮卷上的粟特文竟自行褪色,唯余最后半句浮现血红字迹:“吾身虽陨,志继者众。”与此同时,福建海底洞穴中的磁振装置核心晶石彻底熄灭,鲸骨结构出现龟裂纹路,似遭某种内在力量反噬。

“李承渊的体系正在崩溃。”陈九低声说道,“他的‘信念之钥’依赖单向灌输,一旦接收者开始质疑、对比、验证,整个逻辑链就会断裂。”

柳芽点头:“他忘了,孩子天生就会问‘为什么’。而只要这个问题存在一天,任何强加的真理都无法扎根。”

但她并未松懈。七日后,她在整理《百童梦录》新增条目时,发现一则来自益州山村的记录令她心头一紧。梦中,一名五岁幼童称自己见到一位白衣女子站在山顶,手持竹简,对他说:“去找你爹娘,告诉他们,‘旧历未亡,新火不熄’。”

梦醒后,他在地上用炭笔画出一幅星图,竟精确标注了未来三年内五次日月食的发生位置与时间,误差不超过两分。

柳芽立刻派人前往调查,结果令人震惊:那孩子的父母皆为普通农夫,不识字,但从其祖母口中得知,家中曾有一位姑奶奶,名叫沈知微。

“不可能!”陈九大惊,“沈大人早已病逝三年,骨灰撒入渭水……”

“可她的思想从未死去。”柳芽轻抚那幅炭笔记梦图,声音平静,“记忆织机不只是机器,它是意识的延续媒介。当千万人共同守护一种信念时,某些灵魂或许能找到回归之路??不是以肉身,而是以信息的形式,在最纯净的心灵中重新显现。”

她下令将此梦列为“一级文化遗传样本”,并秘密启动“薪火计划”:在全国遴选一百名具有高度感知力的孩童,组成“梦译团”,专门训练他们辨识和回应潜在的跨代意识信号。课程教材第一课便是沈知微遗言摘录:“科学的本质,是允许怀疑;文明的延续,是敢于相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