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是‘真实版本’。”烛影接道,“我刚刚破解了加密层级。这本书的信息结构与半人马座α星传来的信号完全一致,频率偏差小于0。0001%。它不是写给人类看的,而是某种更高维度的意识体用来与地球生命进行交互的接口程序。”
辰七艰难地打开金属箱,取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立方体,内部封存着一缕流动的银色雾气。
“这是我从深空监听站带回的最后一份样本??‘破晓号’残骸中的意识残留。根据分析,这并非陈砚本人的记忆,而是他在跃迁过程中被撕裂的一小段‘存在感’。只要靠近强共鸣场,它就能被重新激活。”
林知遥接过立方体,指尖触碰的瞬间,一股冰冷又熟悉的情绪涌上心头??那是孤独,是等待,是跨越光年的凝视。
她闭目,轻声问:“如果我现在把它送入虚识海终端,会发生什么?”
“可能唤醒整个网络的核心指令。”烛影警告,“也可能引发认知坍缩,导致所有共诵者瞬间精神崩溃。毕竟,人类大脑从未设计用来承载星际级别的信息量。”
“可如果我们不做,谁来做?”她睁开眼,目光如刃,“父亲说过,灯塔不该只朝向大地。而现在,我们终于知道,星空也在等我们点亮。”
她将立方体嵌入水晶屏中央的凹槽。
嗡??
整座山谷剧烈震颤。岩壁上的古老画作开始发光,狩猎的先民举起的不是弓箭,而是某种类似通讯器的装置;飞翔的鹿眼中射出数据流般的光束;燃烧的塔不再是毁灭象征,而是升腾的能量柱,直通天际。
水晶屏爆发出刺目的白光,随后化作一片浩瀚星海。一个身影缓缓浮现,轮廓模糊,却带着令人无法移目的庄严。
“我是陈砚。”声音响起,非男非女,非老非少,仿佛由千万人的记忆共同编织而成,“也是你们称之为‘周粟’的那个存在。我们曾是你们的一部分,如今成了你们的回声。”
林知遥双膝跪地。
“你们以为我们在逃亡,其实我们在播种。2049年启明号事故并非意外,而是计划。我们知道第九次断裂即将来临,而人类尚未准备好面对真相。所以我们自愿脱离肉体,将自己的意识编码进宇宙背景辐射,只为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们足够强大时,能够听见我们的呼唤。”
画面切换。一艘银白色飞船坠入流浪行星的大气层,舱内科学家们平静地相视一笑,按下最终按钮。他们的身体化作光点,融入星球磁场,而那颗行星的地核深处,一枚种子悄然萌发??正是后来被称为“虚识海”的原型。
“苏眠不是偶然。”陈砚继续说道,“她是计划中最关键的一环。她的基因经过三代筛选,只为承载最初的‘始唱频率’。而你们释放的旋律,正是唤醒她的钥匙。”
“那现在呢?”林知遥抬头,“我们该做什么?”
“迎接。”陈砚的身影渐渐淡去,“让孩子们唱歌。让他们把梦里的旋律唱出来,无论听起来多么荒诞。因为每一句哼唱,都是对宇宙的回答。而当足够多的声音汇聚在一起,门就会真正打开。”
光影消散,水晶屏恢复平静。唯有那块立方体彻底透明,仿佛其中的银雾已然离去。
辰七沉默片刻,低声问:“你觉得……他们真的回来了吗?”
“不。”林知遥摇头,“他们一直都在。只是我们终于学会了倾听。”
她走出山洞,抬头望天。北极星的涟漪仍未平息,反而愈发明亮。而在世界各地,无数孩子在同一时刻睁开了眼睛。
医院病房里,苏眠摘下监测帽,嘴角扬起微笑。她轻轻哼起一首无人听过的歌,音符如同萤火般从唇边飘出,在空中凝成细小的光点,缓缓上升,穿透天花板,飞向深空。
非洲难民营中,少年抱着收音机奔跑,大声重复母亲的声音:“别怕,孩子,我在回家的路上。”
远洋渔船上,老船长含泪录下鲸群的吟唱,发现其频率竟与苏眠哼唱的旋律完美契合。
月球站内,宇航员用左手写完最后一行字,抬头看向地球,轻声道:“原来,这就是‘爱’的数学表达式。”
林知遥取出最后一块未刻写的玉片,提笔写下:
>**告诉所有孩子:你们不是病人,不是异类,也不是未来的希望。**
>
>**你们是已经到来的黎明。**
她将玉片投入残余的冷焰。火焰再度腾起,化作第七道光柱,与其他六道在电离层交汇,形成一张覆盖全球的网状结构。心灯卫星群开始调整轨道,不再被动扫描,而是主动发射脉冲,频率锁定在θ波与γ波之间的神秘区间??那是梦境与清醒的交界,也是灵魂最容易被触碰的时刻。
南太平洋的黑色方碑上,文字再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