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帝国精英无弹窗 > 第140章 慕尼黑会议(第4页)

第140章 慕尼黑会议(第4页)

而现在高卢依旧没有进行动员,所以我们是不是能够先在东线停手,然后在西线搞点动静出来?

面对元首的想法,大部分将军们纷纷表示,元首您这话说的跟说了话似的。

哦,波西米亚打不下来,转手去打一个高卢,这种想法您是怎么想到的?

高卢的防线,那可比波西米亚人的防线还要坚固,同时他们的人也更多,还有那些一看就知道很难搞的超重坦克,更别提一旦攻击高卢,布尼塔尼亚肯定会介入。

布尼塔尼亚介入,到时候伦敦肯定会召回老乔,那时候情况会变成怎么样可就不好说了。

所以要不然我们还是先……

将军们说着说着,声音就变得越来越低。

元首默默地注视着自己的将军们。

然后元首慢悠悠的表示,将军们我知道你们懂军事,可是你知不知道。

你看的是地图,可我定的是前途。

你现在否决的不是方案,而是你自己的前程,我今天下的不是令,可你明天下的是岗,不懂军事的是我,可该学习的是你,你以为你让军队走在安全的道路上,其实是让你自己停在了事业的道路上。

你现在再想想,你们刚刚是想要说什么来着?

将军们思考了一下之后纷纷表示,这世界上还有比元首更懂军事的人吗?

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波西米亚,正是我们发动偷袭的大好时机。

装甲部队损失惨重,我们现在也正好借口后撤休整,将部队调动到高卢边境。

已经夺取的苏台德地区,也正好能够加强防御,让轮换过来的二线部队在这里巩固防线,到时候一旦老乔想要进攻,就让老乔在他自己的防线上撞个满脸开。

真不愧是元首啊,居然在一开始就想到了如此缜密的方案,真是什么都算到了。

大方向定了,接下来就是一些让将军们自由发挥的无关紧要的细节了。

然后毫无意外的,这群将军们就再次吵了起来。

吵起来的原因也很简单。

由于在历史上条顿与高卢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小摩擦,所以对于如何攻击高卢,条顿人也有很多的方案。

比如上次大战之前的施里芬计划就是,用压倒性兵力经低地国家横扫高卢北部,绕开高卢重兵把守的洛林防线,从西北、西、南三面合围巴黎,尔后向东卷击高卢主力后背,争取6–8周内迫使高卢投降,再乘火车回师对付动员较慢的露西亚。

当然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最终导致了这份计划的破产。

但是这个直接包一个大饺子的计划,也让不少人将上次大战的战败,归咎于当时的司令,没有贯彻这个计划,在计划开始之前,削弱了作为主攻的右翼部分20%的兵力,这才导致战败。

所以很多将军们觉得,他们应该再次采用这个计划,只要这次加强了右翼,就一定能够解决问题。

但就像是达芬奇总有分期,毕加索总有枷锁一样。

还有人对于这个计划提出了异议,那就是埃理希觉得这个计划放在几十年前,或许是个好计划,但是现在时代变了。

上次大战已经用过的套路,现在再用一遍,肯定不行。

毕竟上次大战高卢可没有在边境修筑那条见了鬼的防线,并且低地国家也没有完全将边境要塞化。

按照这条老路再冲一次,进攻部队肯定会在守军的防线面前耗尽他们的攻击势能。

这样最好的结果就是比上次大战多撑几年。

相比之下,在大战末期乔进攻条顿本土的攻击路线,他们完全可以复刻一下。

从那个谁都不会想到的地方,直接绕过高卢的防线,进入高卢本土,然后靠着速度的优势,在两周之内让部队抵达并占领巴黎。

对于这条路线,将军们觉得,在理论上存在可能的同时,这个计划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一旦他们攻击高卢,那么布尼塔尼亚一定会参战。

上次战争的马恩河奇迹,就是布尼塔尼亚远征军打出来的,现在就算是突破了防线,埃理希准备怎么处理布尼塔尼亚远征军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埃理希表示自己早就想好了,但是这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疲惫的装甲部队必须要获得休整与补充,不能以现在的糟糕状态开始行动。

对于埃理希的要求,元首表示这还不简单,只需要老夫一通操作,就能够为装甲部队争取到足够的休整时间,还不会让高卢与布尼塔尼亚提前开始动员。

于是在苏台德战役爆发后的第六周,元首在慕尼黑再次就苏台德问题召开了一次会议,表示战争除了死亡与毁灭之外,不会带来其他的任何东西,所以,让我们谈谈吧。

(本章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