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刚驶离博物馆巷子,林砚就注意到后视镜里那辆黑色轿车还远远跟著,车牌最后两位“73”在阳光下晃得刺眼。
苏婆婆攥著银鐲子的手一直没松,冰凉的金属硌得她指节发白,时不时往窗外瞥一眼,生怕再看到穿黑夹克的人。
周明握著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右手食指第二关节的厚茧抵著防滑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刚接完队里的电话,听筒里队长的语气像块冰,让车厢里原本就紧绷的空气更沉了几分。
“先送苏婆婆回南巷。”周明打破沉默,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林砚,你跟我去趟市局,有东西要给你看。”
林砚点点头,没多问——他从周明紧绷的侧脸能看出来,肯定不是好消息。车开到南巷口,苏婆婆下车时拉了拉林砚的袖口,银鐲子在他手腕上轻轻碰了一下:“磊磊那边……你们可得多上心。”林砚拍了拍她的手背:“您放心,周队已经安排人盯著了,我也会想办法。”看著苏婆婆的蓝布衫消失在巷子里,他才转身上车,口袋里的银质绣针不知何时又热了起来,贴著布料烫得小腹发紧。
警车驶进市局大院时,夕阳正斜斜地照在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周明没去值班室,直接拉著林砚往档案室走,走廊里的声控灯隨著他们的脚步亮了又灭,她的黑色衝锋衣下摆扫过墙角的踢脚线,发出轻微的摩擦声。“昨天队里开了会,我本来想等有结果再告诉你,没想到……”周明停在档案室门口,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指尖在钥匙串上的平安符掛坠上蹭了蹭——那是她妈缝的,平时从不离身。
推开门,档案室里瀰漫著旧纸张特有的霉味。周明走到最里面的铁柜前,蹲下身翻找,片刻后拿出一份用红色文件夹装著的文件,封面上“泽家文物调查案”几个字格外醒目,右下角盖著市局的红色公章,旁边用铅笔写著“暂停侦查”。“这是今天刚批下来的,”周明把文件递给林砚,声音里带著压抑的怒气,“队长说『证据不足,优先保障企业经营,让我们把案子先封了。”
林砚接过文件夹,手指刚碰到纸张就顿住了——文件里夹著一张附件,是泽家旗下“明远文旅”的年度纳税报表,上面的数字“120,000,000”用加粗字体標著,旁边还有省工商联出具的一份函件,大意是“明远文旅为湖州重点企业,建议优化营商环境,避免过度调查影响企业发展”。“就因为他纳税多,就不管文物走私了?”林砚的声音忍不住提高,手里的文件夹被攥得发皱,“张诚的审讯记录、染坊地窖的黑皮帐残页,这些不算证据?”
“我跟队长吵了一架。”周明靠在铁柜上,从背包里掏出那个泛黄的《文物保护法》手册,扉页父亲的签名被她翻得有些模糊,“我说『文物保护不是看企业大小,走私就是走私,结果他说我『因个人执念浪费警力——我爸当年就是因为查文物案被报復,我怎么可能眼睁睁看著泽家把苏氏文物运出去?”她顿了顿,眼神暗了暗,“昨天我趁没人,把张诚的审讯录像拷贝了一份,还有染坊的勘探报告,都藏在我家抽屉里了。”
“你不怕被发现?”林砚问。
“怕,但我不能放。”周明苦笑了一下,抬手摸了摸袖口的微型记录仪,“早上高层找我谈话,说监控拍到我昨天进档案室,警告我『再私下插手就调去户籍科——他们明著是警告,其实是替泽家传话。”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调出一张照片,是泽明远和几位穿西装的人在酒店合影,配文是“湖州企业家座谈会”,“泽明远上周请了省工商联的人来,还捐了200万给市里的慈善项目,现在局里没人敢得罪他。”
林砚看著照片里泽明远的笑脸,又低头看了看文件里的纳税报表,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想起在博物馆展柜里看到的祖绣,渔翁袖口的三缕金线像三根刺,扎得人心疼——那是苏氏几代人的心血,怎么能因为“纳税多”就任由它被走私、被毁掉?“周队,你打算怎么办?”林砚抬头看向周明,眼神里带著一丝期待。
“我能做的,只有先把藏起来的证据保管好,”周明的手指在《文物保护法》手册的封面上划过,“等有机会再往上递——但现在,我们不能再用警方的身份查了,太扎眼。”她顿了顿,看向林砚,“你那边……能不能想想別的办法?比如,让更多人知道泽家在做什么?他怕的不是我们,是秘密曝光。”
林砚攥紧了口袋里的银质绣针,针尾的“苏”字蹭著指腹,突然想起苏婆婆昨天说的“太奶奶当年靠绣手帕养活半条巷”。他抬头看向周明,眼神渐渐坚定:“我有个想法——苏婆婆会苏绣,夏晓雨开汉服店,我们可以做苏氏非遗文创,先赚钱攒启动资金,再拍视频讲文物故事,让更多人关注苏氏绣品,也关注泽家的走私行为。”
周明愣了一下,隨即反应过来:“你想靠人气施压?这办法可行,但难——做文创要成本,拍视频要流量,而且泽家肯定会搞破坏。”
“难也得试试。”林砚把文件还给周明,指尖在“暂停侦查”那几个字上轻轻按了按,“总不能看著泽家把文物运出国,看著苏氏绣技断在苏婆婆这代。”他走到档案室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周明,“你藏好证据,我来想办法搞人气——我们分工来,总有能扳倒他的一天。”
周明看著林砚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手里攥著那份红色文件夹,指节泛白。她翻开《文物保护法》手册,扉页父亲的签名仿佛在看著她,耳边又响起父亲当年说的话:“做警察,要护的不只是人,还有那些不会说话的文物——它们是歷史的根。”她深吸一口气,把文件锁回铁柜,转身走向停车场——就算被调岗,她也不会放弃。
而此时,市局办公楼对面的黑色轿车里,穿黑夹克的男人正对著对讲机说话:“泽总,周明把文件给林砚看了,他们好像没打算停手。”对讲机里传来泽明远的声音,带著一丝冷意:“没停手?那就让他们知道,在湖州,我说了算——先去南巷,给苏桂兰提个醒。”男人掛了对讲机,发动汽车,黑色轿车缓缓驶离,车尾的“73”车牌在夕阳下闪了一下,像个冰冷的警告。
警车刚驶离博物馆巷子,林砚就注意到后视镜里那辆黑色轿车还远远跟著,车牌最后两位“73”在阳光下晃得刺眼。
苏婆婆攥著银鐲子的手一直没松,冰凉的金属硌得她指节发白,时不时往窗外瞥一眼,生怕再看到穿黑夹克的人。
周明握著方向盘的手紧了紧,右手食指第二关节的厚茧抵著防滑纹,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她刚接完队里的电话,听筒里队长的语气像块冰,让车厢里原本就紧绷的空气更沉了几分。
“先送苏婆婆回南巷。”周明打破沉默,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林砚,你跟我去趟市局,有东西要给你看。”
林砚点点头,没多问——他从周明紧绷的侧脸能看出来,肯定不是好消息。车开到南巷口,苏婆婆下车时拉了拉林砚的袖口,银鐲子在他手腕上轻轻碰了一下:“磊磊那边……你们可得多上心。”林砚拍了拍她的手背:“您放心,周队已经安排人盯著了,我也会想办法。”看著苏婆婆的蓝布衫消失在巷子里,他才转身上车,口袋里的银质绣针不知何时又热了起来,贴著布料烫得小腹发紧。
警车驶进市局大院时,夕阳正斜斜地照在办公楼的玻璃幕墙上,晃得人睁不开眼。周明没去值班室,直接拉著林砚往档案室走,走廊里的声控灯隨著他们的脚步亮了又灭,她的黑色衝锋衣下摆扫过墙角的踢脚线,发出轻微的摩擦声。“昨天队里开了会,我本来想等有结果再告诉你,没想到……”周明停在档案室门口,从口袋里掏出一串钥匙,指尖在钥匙串上的平安符掛坠上蹭了蹭——那是她妈缝的,平时从不离身。
推开门,档案室里瀰漫著旧纸张特有的霉味。周明走到最里面的铁柜前,蹲下身翻找,片刻后拿出一份用红色文件夹装著的文件,封面上“泽家文物调查案”几个字格外醒目,右下角盖著市局的红色公章,旁边用铅笔写著“暂停侦查”。“这是今天刚批下来的,”周明把文件递给林砚,声音里带著压抑的怒气,“队长说『证据不足,优先保障企业经营,让我们把案子先封了。”
林砚接过文件夹,手指刚碰到纸张就顿住了——文件里夹著一张附件,是泽家旗下“明远文旅”的年度纳税报表,上面的数字“120,000,000”用加粗字体標著,旁边还有省工商联出具的一份函件,大意是“明远文旅为湖州重点企业,建议优化营商环境,避免过度调查影响企业发展”。“就因为他纳税多,就不管文物走私了?”林砚的声音忍不住提高,手里的文件夹被攥得发皱,“张诚的审讯记录、染坊地窖的黑皮帐残页,这些不算证据?”
“我跟队长吵了一架。”周明靠在铁柜上,从背包里掏出那个泛黄的《文物保护法》手册,扉页父亲的签名被她翻得有些模糊,“我说『文物保护不是看企业大小,走私就是走私,结果他说我『因个人执念浪费警力——我爸当年就是因为查文物案被报復,我怎么可能眼睁睁看著泽家把苏氏文物运出去?”她顿了顿,眼神暗了暗,“昨天我趁没人,把张诚的审讯录像拷贝了一份,还有染坊的勘探报告,都藏在我家抽屉里了。”
“你不怕被发现?”林砚问。
“怕,但我不能放。”周明苦笑了一下,抬手摸了摸袖口的微型记录仪,“早上高层找我谈话,说监控拍到我昨天进档案室,警告我『再私下插手就调去户籍科——他们明著是警告,其实是替泽家传话。”她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调出一张照片,是泽明远和几位穿西装的人在酒店合影,配文是“湖州企业家座谈会”,“泽明远上周请了省工商联的人来,还捐了200万给市里的慈善项目,现在局里没人敢得罪他。”
林砚看著照片里泽明远的笑脸,又低头看了看文件里的纳税报表,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想起在博物馆展柜里看到的祖绣,渔翁袖口的三缕金线像三根刺,扎得人心疼——那是苏氏几代人的心血,怎么能因为“纳税多”就任由它被走私、被毁掉?“周队,你打算怎么办?”林砚抬头看向周明,眼神里带著一丝期待。
“我能做的,只有先把藏起来的证据保管好,”周明的手指在《文物保护法》手册的封面上划过,“等有机会再往上递——但现在,我们不能再用警方的身份查了,太扎眼。”她顿了顿,看向林砚,“你那边……能不能想想別的办法?比如,让更多人知道泽家在做什么?他怕的不是我们,是秘密曝光。”
林砚攥紧了口袋里的银质绣针,针尾的“苏”字蹭著指腹,突然想起苏婆婆昨天说的“太奶奶当年靠绣手帕养活半条巷”。他抬头看向周明,眼神渐渐坚定:“我有个想法——苏婆婆会苏绣,夏晓雨开汉服店,我们可以做苏氏非遗文创,先赚钱攒启动资金,再拍视频讲文物故事,让更多人关注苏氏绣品,也关注泽家的走私行为。”
周明愣了一下,隨即反应过来:“你想靠人气施压?这办法可行,但难——做文创要成本,拍视频要流量,而且泽家肯定会搞破坏。”
“难也得试试。”林砚把文件还给周明,指尖在“暂停侦查”那几个字上轻轻按了按,“总不能看著泽家把文物运出国,看著苏氏绣技断在苏婆婆这代。”他走到档案室门口,回头看了一眼周明,“你藏好证据,我来想办法搞人气——我们分工来,总有能扳倒他的一天。”
周明看著林砚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手里攥著那份红色文件夹,指节泛白。她翻开《文物保护法》手册,扉页父亲的签名仿佛在看著她,耳边又响起父亲当年说的话:“做警察,要护的不只是人,还有那些不会说话的文物——它们是歷史的根。”她深吸一口气,把文件锁回铁柜,转身走向停车场——就算被调岗,她也不会放弃。
而此时,市局办公楼对面的黑色轿车里,穿黑夹克的男人正对著对讲机说话:“泽总,周明把文件给林砚看了,他们好像没打算停手。”对讲机里传来泽明远的声音,带著一丝冷意:“没停手?那就让他们知道,在湖州,我说了算——先去南巷,给苏桂兰提个醒。”男人掛了对讲机,发动汽车,黑色轿车缓缓驶离,车尾的“73”车牌在夕阳下闪了一下,像个冰冷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