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熬汤,待煮到出沙,倒入陶罐之中,密封保温。
煮一锅糙米饭,半锅白米饭,顺便调制杂粮面糊,放入陶罐醒发。
谢义年坐在灶膛前烧火,三口灶膛齐燃,火光映红他深邃俊朗的脸庞。
趁这功夫,沈仪准备煎饼和饭团里的配菜。
除了生菜叶,胡萝卜丝,笋丝,油条酥,鸭蛋黄,还有腊肉和鸡肉这两样大荤。
担心生意不好,卖不出去,沈仪准备得并不多。
“这么多够了吗?”
“够了。”
“那走吧。”
夫妇二人各背着一个竹篓,谢义年还拎着两个竹篮,沈仪拿上十个窝窝头,大口咀嚼着赶往青阳书院。
推车体积较大,不便上船,沈仪便与谢义年商量,在书院附近租了个小单间。
小单间原是柴房,一月租金仅两钱。
因为摆摊的不确定性,沈仪只租了一个月。
即便摆摊不成,也不会亏损太多。
谢义年推着推车来到摊位上,两旁已有好几个摊位热火朝天忙开了。
沈仪瞥一眼,朝食各有特色,生意也不错,几乎每个摊位前都有人等着。
夫妇二人对视一眼,深呼吸。
“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那便开始吧。”
甜豆汤是现成的,沈仪负责做煎饼,谢义年则是更为简单的饭团。
沈仪取适量面糊,倾倒在煎饼炉上,沿锅边缓慢刮开,成形后撒上适量芝麻。
杂粮面的香气夹杂芝麻香,随风四散开来。
“咦?什么味道这么香?”
刘云深是秀才班的学生。
八月乡试将至,为争取一举考中举人,他每日寅时三刻便起身,卯时抵达书院,于无人处放声诵读文章。
平日里,刘云深都在家中用饭。
今日不巧,起迟了些,他便想着直接在书院外的小食摊买份吃食。
到了地方,面对琳琅满目的吃食,刘云深一时间挑花了眼,不知该选哪个。
踌躇之际,忽然闻见一股独特的香气。
“买甜豆汤杂粮煎饼饭团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