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青山纸业核心专利诉讼受挫 > 495护送(第1页)

495护送(第1页)

女人最懂女人。

离阳公主的话像是神道境大宗师手里的剑,轻轻一挥便刺穿了齐昭宁的心境。

丹陛大乐堂里,一张张八仙桌旁的看客都安静下来,凑热闹似的往这边看来。然而陈迹第一时间并未理会离阳公主说。。。

清晨的露珠顺着屋檐滑落,砸在石阶上,碎成八瓣。陆昭睁开眼,天已大亮,阳光穿过窗棂,在他布满皱纹的手背上投下斑驳光影。他没有立刻起身,只是静静地躺着,听风穿过茉莉花枝,听蜂蝶振翅掠过白花树梢,听远处孩童追逐时扬起的笑声。

那封信静静躺在案头,墨迹已干,纸面泛着温润的光。他昨夜写完便再未动它,仿佛一旦落笔,便已交付命运。如今它不再属于他,而是属于时间本身??像一颗被种下的种子,只等春风唤醒。

他缓缓坐起,脊骨发出轻微的响声,如同老木门开启。窗外,一只青鸟落在风铃旁,歪头看了他一眼,忽然展翅飞向山顶。那一瞬,风铃轻颤,却没有出声。不是锈蚀,也不是沉默,而是某种更深的宁静:它已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从此只随心而鸣。

陆昭穿衣、洗漱,动作缓慢却坚定。他在柜中取出一个旧陶罐,揭开盖子,里面是去年秋天晒好的茉莉花茶。花瓣早已枯黄,但香气犹存,像是被岁月封印的记忆,轻轻一触便会苏醒。他取了一小撮放入壶中,注水,置于炉上慢煮。水汽升腾,袅袅如雾,缭绕间竟似幻出小禾的身影??她站在灶前,发髻微乱,嘴角含笑,正回头对他说:“今天这茶,我多烘了一炷香。”

他怔了片刻,伸手抚过茶壶,指尖微烫。

“你总说我不懂生活,”他低声呢喃,“可你看,我也学会了守火候。”

茶香渐浓,他倒了一杯,捧在手中暖着。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不急不缓,带着熟悉的节奏。他未抬头,已知是谁。

“谢明远。”他唤道。

门开,谢明远立于门槛外,肩披晨光,手中提着一只竹篮。他走进来,将篮子放在桌上,掀开盖布,露出几卷新拓的碑文、一本装订整齐的手抄册子,还有一支用整根紫竹削成的笔。

“《万灵录》第一辑刻好了。”他说,“昨日夜里赶工完成,今早送来给你过目。”

陆昭放下茶杯,翻开那本册子。纸页洁白坚韧,字迹清秀工整,每一页都记录着一段名字与故事。有战死边关的无名卒,有为护童而葬身火海的塾师,也有默默行医三十年、死后才被人知晓其姓氏的老郎中。他们不再只是忆碑上的刻痕,而是有了声音、温度与血肉。

他翻到其中一页,停住了。

上面写着:“林疏,字归远,东陆人。少时游学四方,通音律,善笛。三百年前忘川之战前夕失踪,据传曾吹奏《回家谣》三日不息,引动天地共鸣。其后踪迹成谜,唯每年春分,青山风起时,仍有笛声隐约可闻。”

陆昭的手指停在这段文字上,久久未移。

“你们……找到了他的结局?”他问。

谢明远摇头:“没有。但我们决定不再追问‘结局’。有些人,本就不该被终结定义。他活在笛声里,活在每一个听见《回家谣》的人心里。这就够了。”

陆昭闭上眼,仿佛又听见那朴素的小调从山间流淌而出。帆影渐近岸,灯火照归人……娘唤儿声急,门开雪满身。

“是啊,”他轻声道,“有些事,不必有答案。”

两人默然片刻,谢明远忽而从篮底取出一块玉牌,递给他:“这是昨晚盲眼少女新刻的。她说,有人托梦给她,要她把这个名字补进第九柱的缝隙里。”

陆昭接过玉牌,触手温润。盲文刻得极细,但他早已熟稔,指尖一扫,便读出了那三个字:

**陈砚秋。**

他心头猛地一震。

三百年前那位焚毁记忆卷轴、以血誓守护真相的守忆者,竟直到今日才真正被刻入青山?可为何偏偏是现在?

“她说是忘川的水托梦给她。”谢明远低声道,“昨夜溪流突然变暖,鱼群逆流而上,浮出水面,口中竟衔着一片残碑碎片。上面只有半个名字,和一句未写完的誓词。”

“什么誓词?”

“‘宁碎不亡’之后,还有四个字??‘后来者续’。”

陆昭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惊动。

“你是说……记忆自己在修补?”

“或许。”谢明远望着窗外,“又或许,是我们终于配得上这份记忆了。”

正说着,忽听得远处钟声响起??不是忆堂的铜钟,而是双名书院新铸的“醒世钟”。每日辰时初刻,都会敲响九下,象征九柱归心,万灵共醒。钟声悠远,穿林渡水,连山脚下的村庄都能听见。

孩子们纷纷停下游戏,仰头倾听。有个小女孩拉着母亲衣角问:“妈妈,为什么每天都要敲钟呀?”

母亲蹲下身,指着墙上那句歪歪扭扭的粉笔字说:“因为我们要记得,曾经有人为了让我们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付出了全部。”

钟声落定,天地一时寂静。

陆昭站起身,走到院中。他摘下一朵新开的白花,轻轻夹进《万灵录》的扉页。然后提起笔,在书末空白处添了一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