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结局。
十年苦读,读得穿楼阁,读得烂春秋,终究,还是读不过那与生俱来的门第。
朝堂之上,丹陛两侧的文武百官,亦是神情各异。
以严嵩、严世蕃为首的严党官员,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李承泽与王辅臣,都或多或少与他们有些香火情,这样的结果,对他们而言,自然是乐见其成。
而内阁次辅徐阶,则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
他身后的清流官员们,大多眉头微蹙,轻轻摇头。
寒门难出贵子,国朝之弊,一至于斯。
那几位同样出身寒微,一步步爬上高位的朝中大员,此刻更是感同身受,眼神里满是复杂难言的叹息。
这条路,太难了。
就在这片或明或暗的失望与中,礼部尚书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广场,在那三百个身影中,精准地找到了那个最不起眼的少年。
然后,他一字一顿,声如洪钟,响彻云霄!
“今科殿试,状元郎。。。。。。浙江江陵,陆明渊!!!”
“陆。。。。。。明。。。。。。渊。。。。。。”
整个汉白玉广场,死寂了一瞬。
仿佛时间都被这道声音冻结了。
紧接着,是火山爆发般的哗然!
“是他!是那个十二岁的神童!今科会元!”
“我的天!十二岁的状元?这。。。。。。这是在说笑吗?”
“大乾立朝三百载,何曾有过如此之事!这简直是。。。。。。是天方夜谭!”
所有的目光,所有的震惊,所有的难以置信,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数道利箭。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了那个站在人群中,依旧平静如初的少年!
陆明渊缓缓抬起头,迎着那成百上千道复杂的目光,神情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
他只是轻轻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后,迈步而出。
“宣状元陆明渊、榜眼王辅臣、探花李承泽。。。。。。觐见!”
太监尖锐的唱喏声响起。
李承泽和王辅臣,这两位原本应该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此刻却像是两片黯淡的绿叶。
所有人的目光,都越过了他们,死死地锁着那个走在最前面的、小小的身影。
他走得很稳,一步一步,踏在汉白玉的御道上,不疾不徐。
他走进了那座代表着帝国最高权力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