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大义!”朱寅对蜀王的使者道,“等到剿灭叛军,在下亲自入城拜谒王爷。”
他口中这么说,心中却有些遗憾。
实际上,他巴不得当今蜀王不是贤王。那么,他就能干掉蜀王,拿了蜀王的家产充入国库。
然而朱宣圻不但和历代蜀王不同,也是藩王中的另类,是宗室中少见的贤王。
朱寅也只能打消杀人夺财的念头。
…
接下来,果然发生了朱寅最担心的事情。
明军刚修整到第二天,就开始下雨了。整个成都平原大雨磅礴。
一天之后,大雨变中雨,还是下个不停。
秋雨一来,整个城外原野的农田中,都是一片泥泞,到处都是积水。
无论是明军的火器,还是叛军的弓弦,以及双方的骑兵,都受到很大影响。
雨天之下,两军想打也难了。
就算冒雨打仗,淋雨的士卒也容易病倒。士卒一旦大面积生病,那就更加危险。
朱寅只能一边等天晴,一边等待虎牙的消息。
成都府下雨,其他地方却是未必下雨。比如…川南、贵北。
朱寅夜里做梦,都梦见安氏、宋氏也起兵造反,正在北上入川的路上。
他希望安氏、宋氏不要造反,太不是时候了。眼下朝廷兵力告急啊。
城中士民,眼见王师和叛军因为雨季暂时停战,最初的担忧之后,也完全放松下来,一如既往的太平烟火。
…
朱寅在等候消息,奢崇明也在等候消息。
眼见朱寅的大军不是软柿子,奢崇明也很希望听到安氏、宋氏起兵响应的消息。
他们到底干不干?敢不敢?
不会非但不起兵,反而效忠明廷打自己吧?
奢崇明也心中忐忑,患得患失,在营中整夜难以安眠。
就是“梁王”的膳食排场,他也暂时停了,没有心思再摆谱。
奢崇明当然不会干等。他一边再次派出使臣南下去劝安氏宋氏等人起兵响应,一边派人去爨家六部之一的凉山爨部,请凉山爨部出兵助战。
…
直到朱寅来成都的第九天,也就是九月二十八,雨还没有停,虎牙的急报就传到了大营。
水西安氏、水东宋氏,反了!
不但决意造反,而且决意一通过就立刻起兵,一天也不等。一造反,果然就北上入川,冲着自己来。
贵北到川南的驿站塘马,九驿大都在叛军手里,要么被奢崇明的叛军毁了,虎牙无法用朝廷的六百里加急汇报。
所以,虎牙的速度,只比叛军快七天。
那么七天之后,安氏、宋氏北上助战的五万联军,就会出现在成都!
叛军有五万援军!
而且都是安氏、宋氏挑选的精锐战兵,可谓两家的主力所在。
朱寅紧急召开军议,却也只能鼓舞士气,重新调整战略,却没有办法再调援军了。
因为,周围千里,都已经没有援兵可调了。
不是没有兵,是没有朝廷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