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走好!”午门值日官受收到金子,立刻眉开眼笑、点头哈腰的挥手放行。
四名都知监的奉事宦官在前引路,朱寅按制将牙牌换系腰间,跟着他们亦步亦趋的前进。
过了金水桥,到了皇极门,宫卫再次验过符牌,突然将鎏金的磁铁在他官帽和身上一贴,见没有吸附方才点头。
朱寅又主动脱下官帽,转过身子,以示没有兵器。
这是磁石验铁,检查入宫者有没有携带铁器利刃。当然,如果入宫者携带铜器、金银器作为兵器,也很难隐迹藏形。
走完这道程序,朱寅又取出一两金锞子的“路票”。
这才两道门,还有三道门需要“路票”,这就是雁过拔毛。
“文官自西庑入!“引路宦官的尖嗓声音响起,引着朱寅从西庑进入。
接下来,又是中极门、建极门,然后才过了三大殿,进入更加戒备森严的乾清门。
这就是所谓的云台了。
实际上,皇帝召见大臣,按道理是在外朝文华殿,或者三大殿之一的建极殿,而不应该在乾清宫。
因为乾清宫是后宫,也是皇帝的寝宫,外臣很少进入。
可因为皇帝懒惰,不想出后宫,也就直接召朱寅进入乾清宫觐见了。
朱寅刚过了乾清门,忽听前方引路宦官唱喝道:“贵人驾到,面壁回避!”。
原来是有嫔妃经过。按照礼制,外臣入宫觐见,遇见后妃车驾经过,就应该避让路边,面对宫墙回避。
朱寅立即侧身面壁而立,耳听得脚步橐橐,一队宫女环佩叮铛的掠过。也不知道是哪位嫔妃,看仪仗不是贵妃,而是一般的妃子。
不管是谁,肯定不是王恭妃。因为王恭妃被软禁在冷宫一般的景阳宫,皇帝很讨厌她,她没有能力出现在此。
等到那妃子走远,朱寅才转过身,继续前进。
这一路走来宫门森严,殿宇重重,处处显示出皇宫大内的庄严肃穆。
然而连接五道宫门都要钱买“路票”的荒谬,又显示出一种黑色幽默,犹如荒诞的闹剧,和紫禁城的威严格格不入。
给出了最后一次买路票的金子,朱寅终于被引导到金碧辉煌的乾清宫外。
乾清门前侍卫林立,钉子般一动不动。铜龟吐出午时五刻的报时水,日晷也早过了午时。
谕旨说的觐见时间是午时八刻,那该是皇帝午睡醒来的时刻。
他提前三刻钟到了,其实正好。因为必须要提前,只能等皇帝,不能让皇帝等你。
“朱少司马,就在这跪着侯见吧。”都知监的监丞说道,“爷爷正在午休,等爷爷醒了,就能觐见了。”
朱寅取出一锭二两重的金锞子,不着痕迹的塞给监丞,“公公辛苦了。”
监丞熟练至极的笼了金子,笑道:“稚虎先生客气了,奴婢不敢当。”
转头对身边的火者道:“瞎了狗眼么?还不给稚虎先生搬锦墩来!”
小宦官领命一声,赶紧搬来一个锦墩,放在地上。
同样是跪在这里等候,有锦墩和没有锦墩,可是大不一样啊。
朱寅当即在月台东侧第三根蟠龙柱下跪,等着皇帝醒来。
国初,其实殿外侯见不用跪侯的。可是后来,除非受到特别优待的大臣或者老臣,否则一律殿外跪侯。
随即,鸿胪寺值班少卿捧着《朝仪录》走来,低声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