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寅毫不奇怪。他本来就没有指望南下支援叛军的三万蒙古骑兵,能全部投降。
可是只有一万人投降,却也低於朱寅的预期。他原本以为,怎么也有一半。
朱寅將情报告诉博硕克图,博硕克图等蒙古贵族不禁破口大骂。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好几万家属被俘,自己等一群首领都被俘虏,可著力兔和僧宰两人竟然拒不投降,而是投靠青海蒙古!
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不顾首领和家属的死活,要另起炉灶,自立门户了!
“著力兔和僧宰这两个狼崽子,被毛兀思婆摸了脑袋!野心焚烧了他们的理智!”
博硕克图感受到了羞辱。
部下不顾自己的安危和劝降信,不但拒绝投降,还投靠青海蒙古,这是可耻的背叛!
郝运来低声对朱寅说道:“稚虎兄,我之前起卦,此战还有凶兆未显,
之前战事顺利,我还以为算错了。可是如今两万蒙古骑兵投靠青海,那凶兆是不是应在这?”
朱寅不置可否的说道:“那又如何?如今叛军后援断绝,大势已去。河套有戚大將军坐镇,寧夏还有叶梦熊三四万大军维持局面,我们一万八千援军一到,叛军就会土崩瓦解。”
他当然知道事情出现了很大变数,可是大势仍在手中。
朱寅率领大军沿著黄河东岸南下,不久就看滔滔黄河对岸雄伟的寧夏城,银川!
如今的银川,只有数千叛军驻守。而叛军主力,却在攻打叶梦熊所在的灵州。
灵州是明军在寧夏的最后一座重镇,要是攻下灵州,叛军就会声势大涨,还有翻盘的机会。
叶梦熊手里有三万多兵马,加上叛军后援断绝,士气低落,他不但能守住灵州,还能反击叛军。
那么自己的一万八千兵马,就没有必要再去支援灵州,而应该东渡黄河,直接攻打叛军兵力单薄的老巢:银川!
朱寅和商阳站在河岸高坡,用望远镜看著对岸,寻找渡河的最佳渡口。
军中带著大量羊皮筏子,渡河足够用了。
此处是黄河之弯,河水比较平缓,只是河边有沼泽带,羊皮筏子不好下水。
哮拜不可能有自己这样的情报,他应该才知道自己率军南下,来到和银川一河之隔的东岸。
那么,他有四个选择。
一是派兵防守河岸,阻止自己渡河。可他在银川只有几千兵马,根本抽不出兵力防守黄河。
二是准备死守寧夏城,派人调回攻打灵州的叛军主力。
三是他眼见后援断绝,大势已去,信心丧失之下,放弃寧夏城,逃往塞外!
四是投降。
第一种不可能。那么哮拜是要死守寧夏城呢,还是会逃往塞外?还是直接投降?
朱寅心中转著这几个念头,下令儘快渡河,要求两日之內,一定要渡过黄河。
然而到了下午,明军正在岸边布置渡河,忽然对岸的寧夏城北门大开。
数千骑兵轰然向北。
勃勃果然放弃了隨他叛乱的几万寧夏镇汉军,放弃了老巢寧夏城,率领下蒙古家丁,要逃往塞外了!
自从明军在乌梁素海大捷的消息传来,哮拜父子就开始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