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嫡明戈昔 > 第167章 八月秋闈(第3页)

第167章 八月秋闈(第3页)

丁红缨有点不解,“为何只吞刘家產业,张家呢?是我们没钱了么?可以向田老爷借啊。”

顾红袖摇头:“张家还有个大官儿,怎么能吞下?张老爷子一天不完蛋,我们就吞不下张家,有钱也不行。”

“刘家就不同了,刘家的官老爷已经死了,这次又祸不单行,我们才能下手。”

寧採薇道:“银子不够。就算逼刘家低价贱卖產业,最少也要三四万两银子。我去一趟守备府借钱。红袖,你带人去见刘家人,让他们答应我们的条件“如果不答应--”寧採薇冷冷一笑,“他们之前的佃户们,就会拿走本属於他们的田,官府会查封他们的店铺和青楼-—-到时,他们什么都没有。”

“他们要是聪明,就以两折的价格让我们接手,还能换几万两银子。晚了,

就连两折的价格都没有。“”

“好,我这去办!”顾红袖笑容灿烂,“跟著小娘子做事真是痛快,我顾红袖一个女子,想不到还有用武之地!”

寧採薇淡然说道:“此事也不要急,慢慢逼就是了。这么大的事,刘家怎么也要磨蹭两三个月,不到万不得已,他们是不会贱卖產业的。”

“但九月之前,一定要收购成功。”

“其他想打刘家主意的豪绅大户,要警告他们,不要把爪子伸进青桥里,否则,我会剁了他的爪子。”

“呵呵,若是咱家中举,刘家就再也不敢犹豫了。“

寧採薇在外面杀的刀刀见骨,官场、商场、舆论的手段一起使唤,不但得了货物、借据,还逼迫陷入绝境的刘家贱卖產业。

可是朱寅却在闭关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凡是乡试有可能考到的题目,都是过了一遍又一遍。

尤其是首场首考的《中庸》,每句话每个字的经义,都拆开了揣摩,代入朱熹的心理解读。

然后模仿朱熹的心態,写出一篇篇的八股文。

就连国子监他都不去了。因为来回耽误工夫,而且国子监的备考,还没有自已个人备考效率高。

他每隔五天,就去见一次沈一贯,让沈一贯指点自己的时文。

很快,就到了六月下旬的科试。科试,是参加乡试的资格考试。

朱寅的月考已经能拿到一等,科试很轻鬆就过了。

科试结束之后,朱寅的浮票就发了下来。

浮票就是准考证,也是考生的身份证。

颁发浮票,其实是考试的第一道程序。意味著考生已经有参加乡试的资格,

可以凭藉浮漂,来两京或者省城考试了。

朱寅看到自己的浮票之上,写著自己的姓名、籍贯、年纪、学校。

拿到了浮票,意味著朱寅真正拥有参加乡试的名额。

接下来,就是等考官的消息了。

考官分为外帘官和內帘官。

巡按监督考试,就是最重要的外帘官。考官们当然就是內帘官了。

朱寅一边加紧复习,一边每日等候主考官的消息,感到日子过的很慢。

八月初。

终於有消息传来:北京內阁会议之后,正式下了题本,大宗伯(礼部尚书)

午门宣旨,应天主考官已经正式任命了。

应天主考官是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元震。

副主考是詹事府司经局洗马王祖嫡。

热门小说推荐

酒神
唐家三少酒神
...
人类枷锁
肚子没墨水了人类枷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