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银?”田夫人想了想,拨动佛珠说道:“阿弥陀佛!可能还真是!”
她毕竟是田义夫人,即便不关心朝政,也听过一些事情。
寧採薇一说,她一回想,也觉得真可能是为了银子。
当今万岁爷,是个对银子上心的。
田夫人顿时鬆了口气,笑道:
“那就不要管你姑父了,他有皇命在身,额们自己受用便是,毋用等他。”
“今夜是家宴,不用那些繁文节的礼仪,隨意用就是了。”
直到此时气氛轻鬆下来,眾人才开始吃饭。
朱寅发现,先不说桌上的菜色,单说杯碗盘碟、壶箸匙算,就已经令人膛目。
筷子每人有两双。一双是象牙箸,色泽月白。一双是银箸。
当然有一双是公筷,但是究竟哪一双是公筷?
杯子是白玉龙杯,都是和田玉。还有一种很小的瓷盅,极其精美,大概是两钱的容量。
凡瓷器都是官窑贡品,景德镇名窑烧制的,件件精美,
就是渣斗,也是银器。
光是这一套餐具,怕就是几千两银子。
菜色以秦菜为主,最硬的三道菜,可能是唐宫中流传下来的浑羊歿忽,
昇平炙、凤凰胎。
这些唐宫流传的名菜,如今只有陕西富贵人家爱吃,江南士绅很少吃了还有明宫中的麒麟脯(不知何物)、什锦海鲜膾、东海炙、西域马奶、马鮫鱼脯、陶庄黄雀主食最引人注目的是荷叶香粳饭。伺餐的丫鬟用素手剥了,芳香扑鼻的放在瓷碗中,都是精致的形。
点心有贵妃红、汉宫棋、七返糕、巨胜奴,都是关中名点。
今夜的家宴,主要是秦菜为主。
田夫人亲自用银筷子给寧採薇夹了一块肉,“薇儿,这道菜你可认得?”
“带把肘子。”寧採薇也给她夹了一块,“这可是额们关中名菜哩。”
田夫人道:“今晚这家宴,多是咱们秦菜,你多吃点。”
朱寅和寧採薇这才明白,银箸是公筷,牙箸是私筷,绝不混同。
大家夹菜也不是夹一次吃一次。
而是先用公筷一次夹好几样菜,放到面前的碟子里。然后再换了私筷,
从自己的碟子里夹菜。
朱寅很清楚,唐朝之后,世俗化的宋朝开始兴起了共餐制,和分餐制並存。
但与此同时,宋朝也出现了公私双筷。而且,分餐制仍然是重要宴会的形式。
到了明代,分餐制仍然存在,但一般只有豪门大宴和宫宴才用。到了清朝,风俗巨变,分餐制才彻底消亡。
双筷制虽然始於宋代,但普通百姓用的不多。
明朝也是如此。
朱寅吃了几筷子菜,就有侍女倒酒了。
酒水自然也是好的,都是大內的御酒满殿香、芙蓉液、兰饮,酒香各自不同。
田夫人对寧採薇和朱寅道:“我儿,你们年纪小,不宜多饮,喝两三盅就得了。多吃菜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