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模糊间,许漾的脑海里再次闪过那个昏暗画展后台的画面。
那个胖乎乎的女孩,也是用这样一双安静的眼睛看着她,笨拙地接过自己递出的纸巾,手指偶尔擦过她的指尖,带着相似的、小心翼翼的温暖。
为什么又是这个画面?许漾蹙了蹙眉,试图驱散这莫名的联想,却感觉心底某个角落,似乎被这持续而温和的专业关怀,触动了一丝柔软的涟漪。
训练结束时,两人都已是汗流浃背。徐扬照例进行着整理和记录,许漾坐在垫子上,进行着最后的放松呼吸。当徐扬快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时,她看到那罐绿豆汤已经见了底。
“许老师,后续的训练项目我会根据周期性的体测数据、每次训练的实际表现,还有您的身体反馈来做调整。”徐扬拿起平板,指尖轻滑,调出最近几周的数据曲线图,语气平和自然,像在讨论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项目。
“比如这周的耐力数据有显著提升,但最大力量增长进入平台期,所以下一周的计划里,力量训练的强度和容量需要微调,同时增加一些爆发力元素来突破瓶颈。”
她说着,很自然地将平板向许漾的方向倾斜了一个角度,让她也能看清屏幕上的图表和注释。这个细微的动作,打破了之前单向汇报的模式,带上了一点共同商讨的意味。
许漾的目光落在平板上那些起伏的曲线和徐扬娟秀的批注上。她看得懂这些数据,也明白背后的逻辑。
让她微微怔住的是徐扬的措辞——“您的身体反馈”。
这不仅仅指冰冷的数据,似乎也包含了那些她未曾说出口的细微感受,比如左脚踝偶尔的迟疑,右侧肩胛深处不易察觉的紧绷,甚至是训练间隙她无意识揉按太阳穴的小动作。
徐扬的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点划,放大了一组数据:“这是您完成每组训练后的心率恢复速率,可以看到稳定性在逐步提高,这说明您的体能和心肺功能都在向好发展。”
她的指尖干净,指甲修剪得圆润整齐,在屏幕上移动时,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感。
许漾的视线不由自主地跟着那根手指,听着她清晰而耐心的讲解,从数据分析到动作原理,再到调整方案的依据。徐
扬的声音不高,却像润物的春雨,一点点驱散了许漾心中因陌生领域而产生的最后一丝烦躁和抗拒。
“所以关于下周的具体安排,”徐扬抬起眼,看向许漾,目光清澈而专注,“我初步设想是……”
就在这时,训练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楚瑜探进头来:“漾漾,曼姐电话,比较急。”
许漾蹙了蹙眉,似乎对被打断感到不悦,但她还是对徐扬说了句“稍等”,便起身走向门口。
徐扬站在原地,耐心等待着。她低头看着平板屏幕上还未说完的计划草案,心思却有些飘远。刚才许漾聆听时微微前倾的身体姿态,都让徐扬感觉到,那堵冰墙似乎真的裂开了一道缝隙。
几分钟后,许漾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但她还是重新在徐扬旁边的垫子上坐了下来,目光重新投向平板:“你继续说。”
徐扬敏锐地捕捉到了她那丝疲惫,她没有急于继续讲解计划,而是将平板稍稍拿开一些,语气温和地提议:“计划细节比较多,如果您现在需要先处理电话的事情,我们可以稍后……”
“不用。”许漾打断她,声音有些淡,但语气很确定,“继续说你的计划。”她似乎想用专注工作来驱散其他情绪。
徐扬看着她微微绷紧的下颌线,心中了然。
她将话题重新拉回训练计划,但语速放得更缓,声音也更加柔和:“好的。那我们继续。我计划在下周引入一些新的训练方式,比如药球抛接和阻力橇,目的是在提升力量的同时,更好地模拟一些实际运动中的发力模式……”
她一边说,一边留意着许漾的反应。当说到某个可能需要较多核心稳定的动作时,她看到许漾的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
徐扬话音一顿,随即非常自然地补充道:“这个动作对核心要求比较高,我们可以先从减重版本开始,或者用弹力带辅助,根据您的实际感受来调整,确保安全和效果。”
她没有点破许漾可能存在的顾虑,而是提供了灵活的、可选择的方案,将决定权交还到许漾手中。这种不着痕迹的体贴,让许漾紧绷的肩线微微放松了下来。
“……大致是这样。”徐扬终于将初步方案介绍完毕,她合上平板的保护盖,发出轻微的“咔哒”声,然后看向许漾,“您觉得怎么样?或者有哪些部分您觉得需要再斟酌?”
许漾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已经暗下去的平板屏幕上,仿佛在消化刚才听到的所有信息。
训练室里很安静,只有两人清浅的呼吸声。过了一会儿,她才抬起眼,看向徐扬,简短地说:“就按你的计划来。”
没有质疑,没有反对,甚至没有多余的询问。这是一种基于专业能力的信任。
徐扬的心轻轻落回了实处,一种被认可的暖意悄然蔓延。她点了点头,微笑道:“好的。我会把详细计划整理好,明天训练前给您过目。”
许漾“嗯”了一声,算是回应。她站起身,准备离开。走了两步,却又停下,背对着徐扬,声音不大,但清晰地传来:“绿豆汤……明天还可以有吗?”
徐扬愣了一下,随即,一抹真切的笑意从眼底漾开,染上了眉梢。她看着许漾看似冷淡的背影,轻声而肯定地回答:“当然,我会准备好。”
许漾没有再回应,径直走向了淋浴间。但徐扬看到,在她转身的瞬间,耳廓似乎泛起了一抹极淡的、不易察觉的红晕。
徐扬站在原地,看着许漾离开的方向,指尖轻轻抚过平板的边缘。
商量训练计划的过程,像一次无声的破冰之旅。专业是桥梁,而那份隐藏在专业之下的、细腻的观察与体贴,才是敲开对方心门的钥匙。冰层依然存在,但阳光已经找到缝隙,照了进去。明天,似乎值得期待。